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43阅读
  • 1回复

濡湏胡氏(明经堂)续修谱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4-08-01
宗谱既是宗族血统源流图,更是宗族辛勤劳动,存亡兴衰的晴雨表,是本宗族生存发展最真实最可靠的历史。宗谱的编纂,必须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态度。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不虚美,不隐恶,照实记录。
  近年来,修谱之风盛行。可是我的根在哪呢?我的祖先是谁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小时候,父亲告诉我,老家在无为,百年前,我的曾祖父带着祖父与其它族人一起迁至望江。原来携来的老谱也因为战火、政治动乱等尽数焚毁。从无为迁至望江及周边地区的我族胡氏,就像一根断了线的风筝,失去了根。但我们都牢记着自己的行辈,牢记自己的老家在无为,我们是胡氏子孙。
  望江长辈宗亲益定、长发(恒发)、胡奇(恒奇)、恒华等人四处寻找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与无为宗亲益华等人联系上。我们这才知道,无为的宗亲也在四处寻找,还有迁居铜陵,繁昌的宗亲也正在四处联络。这应该就是人们所说的血脉相连,心灵相通吧!经过多方联系,修谱建祠之事提上了日程。
经过各地宗亲寻找,抢救,终于由益华在无为宗亲胡玉祥家找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五修谱的第一卷。他们护谱有功,值得全体族人敬仰。无为宗亲益田将老谱复印传至望江,我有幸一阅。虽然只有一卷,但谱序尚存,我族历史脉络还是十分清晰的。
全体族人经过三年多努力,宗祠已建、族谱也将成之际,受长辈宗亲委托,我将本族历史脉络梳理出来,让我的族人和后人能够了解我们的根,以达尊祖敬宗收族之效。上承祖宗荫德,下开万世基业。
我族濡湏胡氏(明经堂),族出贵胄,源流远溯圣祖舜帝重华公,我族胡氏始祖胡公满系舜帝三十三世孙。西周武王将长女嫁给阏父之子公满,分封陈国。胡为何义?《逸周书谥法解》注:“保民耆艾曰胡,弥年寿考曰胡。”公满不跟随商纣王淫乱,有“保民耆艾”之德,又因年高寿长,堪称“弥年寿考”,去世后谥号称胡公,此乃尊贵之谥号。其后人中一支以谥号胡为姓。胡公满是我们的始祖。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这一分支曾有三次勃兴。第一次崛起于山东青州。公满后传至数十世,我祖弼佑公仕至尚书,道祖公举孝廉旌表门阀。胡氏成为山东青州名门望族。第二次奋兴于江西饶州。弼佑公后数传至承二公,辗转迁徙到饶州崇安。其后人读书明理,名儒辈出,家族兴旺。第三次勃兴于安徽濡湏(今无为)。承二公后又数传至明五公,约为始祖公满后五十余世。元末兵乱,明初,明五公携老谱迁至濡湏,得千仓圩居住。明五公成为濡湏胡氏始迁之祖,后世尊为一世祖。明五公饱读诗书,尊崇礼让,仁义传家,三世同堂,乡里称义门。由于人口繁衍,到三世祖贵德公,贵九公时分为南北两支:居住千仓圩,王家渡的为南支,迁到大宥士圩的为北支。胡氏成为当地望族,兴盛之极。
胡氏宗谱史上共有五次续修。明五公携老谱来濡湏,明末熹宗天启丙寅(1626年),八世祖正绍公开始一修。距明五公已两百余年。清乾隆丙辰(1756年),明经经又公,国学灿斯公与本族诸君子二修宗谱。此次修谱距前次已一百多年,并已改朝换代。于是他们上追溯本源,明五公后支分派晰。有家规家训,有九戒七款等。并且强调,是我族的,虽然身份卑微也不放弃;不是我族的,虽然地位显赫也不得录入。清嘉庆五年(1800年),十三世祖荣试公循理公领衔三修宗谱。此时由于自然变迁,在江水冲刷下,千仓圩,王家渡已坍塌入长江;大宥士圩也因修大坝毁损。胡氏子孙开始散居各地。由于我宗祠在江边,时刻受江水威胁,且涛声澎湃,先灵一刻不得安宁。在谱修成之后,着手迁祠。又过了六十余年,经历了太平天国之后,同治元年(1861年),信忠公慨然领衔四修宗谱。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江水继续侵夺我祖产,胡氏子孙陆续迁往各地求生。观成公,界千公,璧田公,性初公等在人心涣散,经费不足等万分困难的情况下,毅然担当起修谱之责。这是五修族谱,于敬宗收族之中,寓尊贤尚功之意。他们坚信“运变而道不变”的理念,相信胡氏家族总有一天会再次兴旺发达起来的。
时事变迁,一百余年来,我族与其它家族一样,经历了战火天灾,政治动乱等多重磨难。但由于胡氏家族长期积淀的忠厚正直,仁义礼让,质朴务实,不屈不饶等优秀品质,使得我族在经历百余年的磨难后,或在本土,或另觅他地,第四次振兴起来。枝繁叶茂,家族繁荣。据本次人口统计,作为明五公后人,濡湏胡氏(明经堂)共计人口四千多人。天开新岁月,人改旧乾坤。各地宗亲在党政机关,经济领域,医学界,教育文化界人才辈出,他们作出了重要贡献。更多的族人虽然从事平凡的工作,但由于纯朴的家风,忠厚正直的人品,使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受到周围人的尊敬。
此次修谱尚有两大缺憾,一是资料不全,不能做到支分派晰,只能以现在地域为单位,尽可能将亲房集中。二是可能还有部分宗亲未能联系上,不能及时归宗。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来聚族而居的状况正在改变,胡氏宗亲因为求学、工作、经商等各种原因,分散到全国各地,甚至远涉重洋。因此,这次修谱建祠尤为重要,也得到族人的大力支持。益华,胡明四处联络,晓玉,恒桂,晓兰,益祥等慷慨解囊,益洋宗亲放弃工作,一心一意为建祠督工。始终关心修谱工作的益定宗亲,未能看到新谱,就盍然去世。历经三年多,在族人的共同努力下,新谱修成之际,新祠也已建成。通过新谱的编纂,祠堂的修建,我们缅怀祖先,崇仰先贤,团结族人,激励后辈。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要牢记自己是胡氏子孙,是明五公的后人,不忘祖训,修身立德,为民族,为社会作贡献,为家族争光彩。
天佑我族,祝愿我族世世代代繁荣昌盛!是为序
公元二零一四年八月 二十一世孙 丰武谨撰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8-10-22
明经堂应该是李改胡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