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婺源清华胡氏三派竞修统谱的个案研究
hslxhns发表于 2017-08-19 17:51
公文支最盛。“常侍胡”一至四世世系如下:
六公支下有旻、十一、十八、廿六、文闿五房,最为繁盛的是长房和五房,明景泰后竞修统谱的三派就出自这两房。其一是长房旻的后裔,因其世居清华中市,笔者称之为“中市胡”。其二是五房文闿的后裔,因其多居于清华东园,笔者称之为“东园胡”。第三派自称也是五房文闿的后裔,因其聚居清华上市,笔者称之为“上市胡”。
清华胡氏统宗谱的纂修起始于宋英宗治平年间,有宋一代,清华胡氏共纂修统谱两次。第一次修自资政殿大学士胡仁昉。仁昉,字德昭,号柳庄,文靖十一公五世孙,宋庆历壬午(1042)进士。历官正议大夫、资政殿大学士、编修国史。他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始修统宗谱,首次将胡公满至常侍公学之间世次考证明备。随后遭逢寇乱,原谱损毁殆尽。第二次纂修由胡詧主持。胡詧,字审言,旻公孙日华公后。他在任官河南时搜集到常侍公胡学的行实,于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与族侄胡文靖(文闿子顺宜公后)、胡正臣(十一公后)重修统谱。这次修谱主要是“易图而为册”,宋解元胡师言(日新公后)为之序,胡潮(顺宜公后)于嘉泰四年(1204)详注图系,并为之序。二修族谱亦因兵燹而散逸无存。
元代清华胡氏又两次修统谱。至元十四年(1277),裔孙胡定庵等重新搜集缮写,并装订成册,顺宜公后世荣、九公后介、日华公后天瑞为之序。定庵,讳升,顺宜公后,淳祐十年庚戌(1250)荐自布衣,入史馆,授国史编校,赐迪功郎,咸淳癸酉叙复,添太平州司户参军。此后,裔孙芳一、修存续修,悦心、一桂等辈序记其事。芳一,讳良骏,字与圣,顺宜公后,知府照公玄孙。至元二十九年(1292)作叙说,编服制图;一桂,九公九世孙,字廷芳,居香田。中京定甲子乡科,入元后不仕,退而讲学。大德元年(1297)作统谱序。
明景泰年间以来,“中市胡”和“上市胡”之间爆发了“鬻谱”、“非族扳缘”的纷争(详见后文),两派开始竞修统谱。不过,明朝清华胡氏纂修统谱的竞争主要在“中市胡”和“上市胡”之间进行,“东园胡”没有单独主持纂修统谱。
景泰三年(1452),“上市胡”派下从政、礼道二人虑“族谱久缺编辑而无以叙彝伦、联族属”,遂出重资重修统谱。“上市胡”主持的这次修谱,规模巨大,参与修谱的派别众多,历时五年方告成功。在版本方面,“上市胡”改写本为刻本,宣称其目的是为防止不肖子孙抄写出售,使冒妄者无可乘之机。景泰四年(1453),“中市胡”派下琏、天民亦组织重修统宗谱。相比之下,“中市胡”修谱的规模则小得多。后来该派所修统谱一直被称为“五门合修”,这一称谓取自景泰朝始修时只有五派参与之意,说明当时参与该派修谱的派别很少。为避免“非族”冒滥,“中市胡”规定“以十干字序编号,书定所掌有合同者”,并宣称这种版本的统谱才是“胡氏之正谱”。
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市胡”和“上市胡”又先后纂修统谱。“上市胡”由应龙、应时等人主持。他们“偕兄侄等遍行采集,凡近而我婺之蚺城东之晓庄、南之玉川、西之牌前、北之龙山等派,远而徽城歙休祁黟,又远而鄱阳、余干、德兴、浮梁、开化,南北奔驰”,“纂修编辑,三载奏续,莫计其劳”。“中市胡”由日新公房祖惠公支下良乾、宜主持,开局于族众良忠之家。这次修谱参与者众多,如任采录者有玺、桥、德谅、宗尹、富等人,督缮写者有汝济、良忠等人,司出纳者则汝重、良宽等人,任编次者则宜、良全,至次年(1551)冬告成,足见其规模也不小。
万历六年(1578),“上市胡”派下礼道裔孙、庠生应宾认为此前纂修统谱者要么“闇于学识”,要么“牵于私意”,因而“不公”、“不明”,造成许多纷争。他“秉至正大公之心”,“是者入之,即卑微勿论也;非者出之,即势利勿迩也”,与族众应仁子荣、宗裔“重修而统会之”。这是“上市胡”在明代的第三次纂修统宗谱,这一次“中市胡”没有回应。
有关明代“东园胡”修谱的情况,三派族谱的相关记录出入很大。综合三派记录且求同存异,
下一页上一页  (2/13)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