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胡珲故居黄山区谭家桥罗村碧山考研记事
hslxhns发表于 2019-06-30 08:57
。三、朱熹乾道辛卯谱作序《乾道辛卯谱序》  理学大家朱熹于孝宗乾道辛卯年(乾道七年,1171年)慕名来到碧山,专程为寻访考证李白访胡珲故地,期间,曾几度回新安省亲讲学。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在胡氏族人邀请下,为当时太平仙源《城南胡氏家谱》作序《乾道辛卯谱序》。该谱序对胡姓缘起,胡福、胡裕南迁繁衍,胡姓对社会的贡献都作了论述,族谱记载为:“予,由新安适崇安,访师于衡山之下,见一藉溪先生,从游者不啻千余,遂以师事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从事于大学。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之功。上接乎尧舜、禹汤、文武、周孔、思孟,道统之绪。于凡太师安国公之家传,伯师、致堂、五峰公之家之。互演义兴,及著集百家诸谱子之要言,一一考而详焉。优游岁月,盖亦有年。一旦阅及家谱,备查胡氏根末,方知出自舜之后也。武王克商,寻舜后、而封胡公满于陈,以生齿渐繁、星居分野在先,多住咸阳,及福公、裕公南渡迁于徽宣之间碧山、清华乃其始迁也。复迁浙之龙泉、绍湖等处,闽之崇安等处。江广之西北庐陵等处,并池、太、南京等处。诸宗皆一脉流传者。故仕于汉者固多,刚公、广公其杰者出,实有名于当代。仕于唐者甚众,学公、珲公其最高者。一与李克用并功,一与李白友善,后访至其家,赠诗而作谱序。故胡氏修谱自此始矣。逮至太高祖皇帝以来,宗德隆盛,人才迭出。先胡公瑷定雅乐,谥安定公。后太师安国公作春秋胡传,帝置之座右,每日读一次。伯师、致堂、五峰公忤奸秦桧,屡贬而忠声大闻,庐陵公出,铨公连谏出谪。此固胡氏人才一时之盛况。父子兄弟四公,俱列真儒、传道统,虽三苏亦远莫及矣。且谱条支分根连,脉络贯通,千古人豪宛然在目。天下一家展卷可识胡氏家乘,特同国史于不朽。予盖后进门下,不敢僭妄。特寻谱之源,述谱之流,因以记其人之贤,以为简末之备览。仍敬书宗谱于卷首耳。”朱熹对胡珲与李白的关系作了肯定,对胡珲的评价相当高,认为他是“仕于唐者”中的“其最高者”。朱熹对这支胡氏家族感叹不已,给出 “胡氏家乘,特同国史于不朽。” 的极高评价。  朱熹不仅为胡家作谱序,还在碧山的“太白书院”坐坛讲学。一时间,黄山峰下,书香飘溢,南宋文人学士云集。峰下的“太白书院”有联云:“贤才七二,名峰七二,夫子如何屈并列。门人三千,世界三千,教宗原自有渊源。”黄山黄帝源景区属地就在胡珲故居罗村碧山,我有学生家在罗村邵家,家访、为学生拍婚庆视频曾到过这里2次,景区恢复重建了“太白书院”过“连心桥”、就是“太白书院”。连心桥、太白书院拍摄时是2004年寒假,当时在职,没有关注家族,写游记《黄山黄帝源》查阅资料得知:唐代这里就是胡姓聚族而居的大村落,胡裕后人胡珲与诗圣李白的关系密切。李白来黄山专访退休隐居在这里的胡珲。应胡珲要求给重修的胡氏宗谱写序。并写下《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流古的诗篇。尽管写入到游记,但由于当时没有介入胡氏文化研究,没有特别关注。后想很是后悔。这次机会我权当成补课,所以兴趣很浓。四、碧山行胡珲故居在现在的黄山区谭家桥镇长罗村碧山。2019年5月2日上午8时,“太平胡氏”微信群群主胡福宏开车来家接我,到芙蓉小区与楚伟清一行汇合后,开始了碧山之行。经三口沿103省道到迄溪桥。迄溪桥地处黄山东大门的谭家桥镇长罗村,这里是村部所在地。行前,楚伟清与长罗村村主任刘和满取得了联系,刘和满主任在村部等候我们到来。在刘和满带领下,我们驶往罗村碧山,这里地处黄山东部,群山环绕、环境极佳,景色诱人。远眺黄山夫子峰就像是古村落的保护神,尽忠尽责守护这片圣地。之所以说此地圣地,缘由这里曾演绎“诗圣李白访胡珲”的传奇故事。我们分乘3部车,沿溪流而上,来到“碧山胡家” 。村口修建有停车场。五、绿柳桥与问余亭车刚停稳,远看绿柳桥与问余亭我急忙下车,顺新修建堤坝直奔而去。 “凤溪”纵贯村内,绿柳桥就建在“碧山胡家”村口,古人视水为财,同皖南地区大多数古村落一样,均注重水口建筑。进水口一般要大,广进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上一页  (2/5)
回帖(2):
2楼:没有问题呀?你还是看完再下结论。胡珲是告老回乡后才有时间的。之前胡珲还在翰林院任职。
1楼:唐贞观年间,唐太宗责令全国各地士族进呈谱牒,修订《氏族志》,胡珲是唐玄宗时的翰林院学士,又 ..

全部回帖(2)»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