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始迁祖大彰公迁西乡时间及生年、吉水县小陂孝友胡氏的始祖为什么由国通公变成了仁张公的考证
人生苦短发表于 2020-10-19 11:45
乘夜攻下郸州。五月,义军攻占武昌府城,自称“大西王”,建立了大西农民政权。九月,义军攻占永州。十月,义军占领杨嗣昌老家常德府武陵县。在义军攻占武陵的同时,张献忠领兵向江西萍乡进攻,陷万载,分兵两路攻下袁州。袁州是江右门户,失去袁州,则“江右全省皆坏,则两广咽喉断,而金陵之藩篱撤矣”。在左良玉官军的反攻下,袁州又为官军夺取。由于左良玉部士兵暴虐,明廷被迫撤回其兵,以招募当地兵戍守。张献忠利用官军调换的时机,突袭吉安,连占吉水、永新、安福、泰和等县,并分设地方官吏,安抚百姓,再次夺回袁州。

1644年,张献忠
第三次入川



南南明、大西
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
1644年7月初4,张献忠乘胜率师日夜兼程向川西南挺进,连克沿途州县(含内江),于八月初九,攻克成都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四川大部地区被张献忠的农民军所控制。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不久,四川各地的明朝将领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王祥、杨展、曹勋等,纷纷聚集兵马,袭击大西农民军,屠杀大西政权地方官员。

1645年,南明政
权、大清政权、地主
武装和大西政权混战



、大清
、大西、南明
顺治二年(大顺二年,1645年)夏,南明福王弘光政权灭亡。十一月,清朝用剿抚兼施的策略一面以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进剿四川。
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和农民军,除了与明朝在四川的残余军队对抗外,还要同四川的地主武装作斗争。原川陕总督樊一蘅仍任原职,南明政权又任命原大学士王应熊为兵部尚书总督川湖云贵军务,并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驻扎遵义,主持对张献忠作战。是年三月,明四川巡抚马干派副将曾英带兵攻陷重庆。接着,阁部王应熊会兵遵义,副将杨展、屠龙、莫宗文、贾登联等请复川南。"起甘良臣为总统,副以侯天锡、屠龙,合参将杨展,游击马应试、余朝宗所携溃卒,得三万人。 "于三月攻陷叙州,大西农民军损失一千余人。时副将曹英、参政刘鳞长及部将于大海、李占春、张天相等,都受樊一蘅节制,有兵十余万。他们不断地向农民军发动攻击,妄图恢复失地。

1646年,张献忠被明军所灭

大大清、南明、大西


朝顺治三年(1646年)初,清朝改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吴三桂等统率满汉大军,全力向大西农民军扑来。当时,明参将杨展领兵复夺川南州县,率师北指,与张献忠的部队激战于彭山的江口,张献忠大败,退回成都。杨展由南面逼向成都。王应熊又派曾英为总兵,王祥为参将,联师进攻,阻挡农民军的东下。他们对大西农民军进行疯狂的袭击,严重地威胁着大西农民政权。对此,张献忠针锋相对,给予坚决的回击。五月,豪格率清军攻占汉中。顺治三年(1646年)七月,为了北上陕西抗击清军,张献忠决定放弃成都。并"尽杀其妻妾,一子尚幼,亦扑杀之"。接着,分其兵为四,并命令四位将军,各率兵十余万向陕西进发。九月间,张献忠率部离开成都,北上迎击清军。十一月,张献忠大军扎营于西充凤凰山。原大西军将领刘进忠叛变后,先在合州同明军曾英勾结,后又出保宁去,投降了南下的清军统帅豪格。清军以刘进忠为向导,带领清军进入川北。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豪格派护军统领鳌拜等将领,分率八旗护军轻装疾进,出其不意,对农民军发起突然袭击。二十七日晨,清军隔太阳溪与张献忠的农民军相遇。面对这意外的突然来袭,张献忠临急应战,指挥农民军马步兵分两面抗击清军。这时,清军统帅豪格率大军继至,遣参领格布库等向农民军右翼进攻,都统准塔攻击农民军左翼。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清军将领格布库等被农民军击毙,农民军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
张献忠"初不为备,闻兵至,犹以为他寇,身衣蟒半臂,腰插三矢,引牙将临河视之。" 刘进忠为清将指点说:"此八
下一页上一页  (2/4)
回帖(2):
2楼:这个结论是错误的。经考证,仁张公确为小坡始祖。国通公之兄国举公才是仁张公祖上。
1楼:有一定的道理。
泰和县邹溪胡氏我也了解一点。
我微信13996286618

全部回帖(2)»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