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安徽合肥胡浅胡氏专帖
南山发表于 2010-04-10 20:39
年的90年期间曾续修过,最起码是有一次“四修”,那么有没有前辈族人知道有关“四修”的情况如何?如有,盼能给予提供有关资料。
博主:胡氏后人2010年1月30日
合肥胡浅胡氏五修家谱-序选
(一)
近些年,几乎全世界都有人在发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何处去?
在政治清明日渐富裕的中国民间,几乎到处都在进行一个联络亲情,承继和弘扬传统文化美德的活动——续修家谱。
适逢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2005年),人类有史以来的又一次灾难已经过去了六十年——整整一个甲子。中国传统文化的惨重浩劫《文化大革命》也过去了将近三十年。只有在工业化、信息化的今天,只有在人类的物资文明更加丰富、人们生存形态更加民主,更加理性的时下。普通民众才有可能与反省自身、拷问自身、追寻自身;才不会仅有少数先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叹;才可能出现广泛的寻根问祖热。当然,也才有科学的、哲学的更加深刻的思考。
(二)
合肥胡浅胡氏宗谱始立于康乾盛世之后期——清代乾隆丙子年(公元一七五六年),至今不过二百四十多年,族中老人说:我们的老家在江西瓦砟坝,瓦砟坝今在何处?我们的祖先为何来到合肥城东的淝河岸边?他们经历了多少艰辛,受过多少磨难?这一切,早都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传说多有谬误。文字的记载就只有一部过于简略的家谱了。
这一支的堂号叫《逊志》,志:当立、当养、当砺、当壮,而逊字有三解:一曰:退避;一曰:谦恭;又曰:次、差。如:稍逊一筹。在追求光宗耀祖、家声远大的当时,愿取堂号为《逊志》者绝非常人。如果我们的祖先是一群不精文墨的农人,听信某落魄儒生茶余饭后的指点,那么,老家胡浅的“浅”字,这个与“逊”字意味相同的地名,又因何而得?或许,我们的祖先中,真有大隐隐于市的智者,或小隐隐于野的高人?可惜他们都已远去,我们只能在厚厚的家谱中看见他们作为符号的名字。
(三)
家谱至今已八十七年了,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许多族人悄悄地来了,又默默地走了,象落花流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他们为自己的家庭,为我们家族的发展作出过承前启后的贡献。祝他们的有益教诲,他们的英名都应该印在我们家族的谱牒中,都应该永生在我们及后辈的记忆里。作为合肥胡浅胡氏的传人,他们都当永垂不朽。
(四)
说“人之生不能无群,四而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西哲有云:“社会和自然的区别就在于,社会是有一定道德目标的”。合肥胡浅胡氏作为一个人口过万的大家族。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群体,我们应该有自己顺应潮流但又独到的道德、礼仪......规范,这既是凝聚族人的精神纽带,又符合创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更是对大的社会群体、包括政府法律、法规的一个不可替代的补充..........
(五)
老谱,祖先的教诲使人如坐春风。先祖要求我们加强修身,自觉完善自我的道德水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都应该将先辈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勤劳、忠厚、勇敢、节俭、诚信。全面地进行学识、本领和道德情操的磨练,要意志坚强,能够维护自身及家庭的尊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养大丈夫浩然之气。要博学多闻,审问、明辨、慎思。要以《朝闻道,夕死可唉》的态度不断完善自己。要使自己具备忠、孝、仁、义、礼、智、信、诚等高贵品德。还应该推己及人,厚德载物。不得志时善自独处,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春风得意时泽加于人,治绩用于民,达则兼济天下。
.............(略)

合肥胡浅胡氏宗谱五修方案(讨论稿)
国有 历史,省县有志,宗族有谱,自古皆然。水有源,木有本,民族之母乃为祖国。爱国敬宗,孝亲尊长,乃我中华千古美德。人不尊老爱幼,不孝敬双亲,岂可奢谈爱人民?人不爱故乡,不认祖归宗,岂可奢谈爱国?人不继承民族祖先的优良传统,不以美德启迪后人,岂可奢谈发展和创新?“忘记过去,就意味
下一页上一页  (2/5)
回帖(10):
10楼:特别声明:由于“合肥胡浅胡氏”博客的笔误,在前期已发表的“合肥胡浅胡氏字辈序”中“续辈序” ..
9楼:合肥胡浅胡氏2012年清明祭祖宗亲联谊暨修祠捐资大会,于2012年4月3日上午10:00,在合肥经济技术 ..
8楼:建议hza521478 与合肥胡浅胡氏族务负责人胡家福宗亲联系。

全部回帖(1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