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江苏赣榆、山东临沭两地胡姓探源
胡灵发表于 2022-08-29 04:57
遁归。
这一重大事件对清廷震动极大,不少大臣上书要求将鲁、苏、浙、闽、粤等五省沿海岛屿划为界外,以防民众资敌。顺治帝遂令兵部尚书苏纳海等至沿海察看具体地形。是年,苏纳海至海州南境,从海州东南板浦登舟欲往云台山,但因风浪大未渡,而迁海之议遂决。奏迁云台山附近军民于州西,开垦荒田,并以巨木排桩,钉塞海口。此年,苏鲁等五省所有沿海岛屿皆被禁为界外,向在海中的云台山也自然在劫难逃。接着,官府便严令云台山区各村民众全数迁向海州城以西农村。当时在云台山三百里范围内分布着大大小小上百个村庄,大的村庄就有当路等十八个,民众逾万人。在官府督促之下,这些世世代代在云台山种田晒盐的民众只好离乡背井,拖家带口离开家乡,向海州西迁移,当路庄所有王氏先民也全部离开了故土。当时,裁海之事震动朝野,成为清初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时人胡启睿在《复东海序》一文中写道:“自迁海,三百年备倭防海之要地,人烟稠密之乐土,竟荡然一空矣。……遥望东海山川如故,竟不得一苇杭之,向祖宗山原,潸然出涕。”
顺治十八年迁出的包括当路王氏云台山区的民众,主要落户在海州城及属县一带的白塔埠、石榴、博望、横沟、驼峰等城镇的农村,有的还迁到了赣榆县境内,如清末总兵王得胜的祖辈就是在顺治十八年迁到今东海县南辰乡东朱范村的,其后裔至今仍未迁回云台山。
由于这次裁海,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于海防及民生影响极大,不少朝臣对此一直持有异议,不断上书要求复海;海州民间一些有志之士也四处奔走呼吁呈请复海,如水流村江氏诸生为此就曾向各级官府写了不少条呈,造成很大影响,得到云台山移民的大力支持。迫于这种形势,复海之议逐渐在朝野形成共识。康熙十六年,漕运总督帅颜保等大臣先后上书,清开复云台山,还迁移民。吏部侍郎哲尔肯还奉旨会同督抚到海州察看。两江总督阿席熙也上书吁复云台山为内地。康熙十七年(1678年,戊午)闰二月初四日,清圣祖下旨批准复海。不久,迁入海州以西农村的云台山民众开始陆续迁回故乡,当路村王氏先民也多数回迁,但仍有不少家留在原地。此时,距初迁已历17个春秋。复海事件在海州民间再一次引起哄动,不少文人墨客乃至官员都纷纷以诗文纪其事,于复海出力最多的江氏诸生专门编印了一本《复山集》以记载其始未,一些官员和名人还为该书写了序。云台山区自康熙十七年开禁,至康熙四十年(1701年,辛巳),四周海涨沙淤,渡口渐塞,至乾隆五十年(1711年,辛卯),云台山忽成陆地。及至道光十六年(1836年,丙申),经过158年时间,山区经济已经得到恢复,“山下桑麻盈野,盐池丰绕,甲于海上,称为三元福地”。计其时间当路王氏先辈迁回云台山于今已有327年,而云台山成为陆地也有294年了。“曾闻舶禁限当年,画地抛荒事偶然”。但云台山裁复这一历史事件却一直留在当路王氏后裔的记忆之中。
(王统葆当路王氏七十世孙)

痛说迁海复海作者: 发布时间:2013-02-28 20:35:34
清朝初年,一度实行严酷的迁海政策,把沿海的大好河山白白弃之界外,导致生灵涂炭,经济衰退,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
事后清廷自知干了蠢事,后悔莫及,所以在官方文书中尽量回避和掩盖史实。这种情况竟然蒙混了《清史稿》的编纂,在顺治、康熙两朝的皇帝本纪里,对迁海的缘起和后果只字不提,只有康熙二十二年的条目下,轻描淡写地加了句“沿海迁民归复田里”。
民间著述鉴于对文字狱的畏惧,也是无人敢轻易涉及。即便偶有透露,要么只鳞片爪难见庐山真面;要么把责任推给经办的大臣,反而讴歌起复海的皇恩来。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迁海复海的浩劫已经渐渐少为人知了。
连云港市沿海,当时也是重灾区之一,今天对此还有人略知一二,大多来自于吴铁秋先生《苍梧片影》的记叙。先生沭阳县人,1920年秋在江苏省第八师范任教期间完成此书,书中把家乡的美丽山水和几千年的文明史,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其中列为云台山四大历史之一的《书生复海》一节,是现代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上一页  (4/9)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