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伟 替战友尽孝20年http://www.workercn.cn2011/11/29 08:02来源: 人民日报
http://character.workercn.cn/c/2011/11/29/111129080204761375574.html
廖兵的母亲陈万清,如今也成了胡继伟的母亲。
【阅读提示】
20年前,战友廖兵不幸牺牲,他走进廖家,开始践行曾对廖兵许下的承诺:替他照顾父母,尽做儿子的责任。20年来,他一边照顾自家老人,一边孝敬廖家父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诺千金”的涵义。他,就是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转业干部胡继伟。
【镜头一】
1987年,天山脚下,大漠白杨边,两个即将结束新兵训练的重庆男孩相约,以后谁要是不幸牺牲,另一个就到对方家里当儿尽孝。
这两个当时都还只有17岁的青涩男孩是胡继伟和廖兵。1986年10月,他们穿上军装,打起背包,从家乡重庆市江北区辗转千里,历经7天,来到兰州军区新疆边防某团当兵。
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年纪相仿、又是老乡的胡继伟和廖兵很快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胡继伟是家里的独子,他还有两个姐姐,而廖兵家里有四兄弟,他排行老三。想起自己万一哪天不幸遇难,家中父母还需照顾,两人便在大漠白杨的见证下作出约定。在胡继伟看来,“那时没有多么豪迈壮烈,但也绝不是玩笑话。”
战友情深似兄弟。1988年,胡继伟母亲突发急病住院,他请假回家探望。在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利用母亲休息的机会“溜出来”,先后走访了40多个老乡战友的家,一一报上平安。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胡继伟的场景,廖兵的母亲陈万清说:“他提了一大堆新疆特产来,当时就感觉这孩子特别懂事,懂得关心别人,看到他就看到了我们家老三。”
那一年,胡继伟和廖兵又同时走进西安陆军学院乌鲁木齐分院学习,一个当班长,一个当副班长。军校毕业后,他们见面的机会少了,两兄弟的感情却没变淡,一到春节,便相约一同回家,还到对方家里拜年。
【镜头二】
1992年,料理好廖兵的后事,胡继伟跪倒在廖兵父母面前:“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太难过,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老三’!”
廖兵的走很突然。1992年,他执行一次护送机要设备任务,在乌鲁木齐附近遭遇车祸,也没能跟从500多公里外匆匆赶来的胡继伟见上最后一面。
作为廖兵的亲密战友,胡继伟代表部队回到重庆操办后事。一天,刚看到穿着军装的胡继伟走进家门,想起老三的陈万清便失声痛哭起来。安慰好两位老人后,胡继伟向他们谈起了当年的那个约定。“其实除了我和廖兵以外,没人知道我们的约定。但是既然说了,就得做到,这样才对得起他,也对得起我自己。”胡继伟坚定地说,就算没有当初的约定,也一定会把廖兵父母照顾好。
这之后,每年放假回到重庆,胡继伟都要先直奔廖家报到,再回自家。
1998年,胡继伟转业回到重庆,尽管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工作很忙,但他一有时间就到廖家看望老人。逢年过节,胡继伟每次都是买好米、油,亲自搬进家里。老二廖敏开始还颇为不解,后来胡继伟告诉他,“一桶油、一袋米,对我们来讲不沉,但要是能直接送到家里,不是能减轻老人的负担吗?”
对新“老三”所做的一切,廖家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开始,“老三”送来东西,母亲陈万清还会客气地说声“谢谢”,“老三”还曾对此有些“意见”。“融入确实是有一个过程的,只要我用心去做就行了。”胡继伟说,这些年廖家人对他的称呼从“胡继伟”变成“继伟”、“伟伟”,再之后就很自然地叫他“老三”了,有时母亲高兴了还会打趣地喊他“三猴子”。
2004年,廖家父亲过世,胡继伟和三兄弟一道守灵三天。“‘老三’虽不姓廖,但这么多年用实际行动代替廖兵尽了做儿子的责任,他就是我们的亲兄弟,我们也根本不会把他当外人。”廖敏说。
【镜头三】
采访中,廖家老四虎头虎脑的儿子钻到胡继伟怀里,脆生生地叫着“三爸”。陈万清逗他说:“你就知道三爸爱给你买东西。”屋内顿时笑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