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曾,字静轩,又号秋田先生,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生于邵阳县长阳铺镇竹山湾的一个叫盖井石的小院落里。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先贤将竹山湾改为秋田村。
胡曾的父亲胡安命原居邵州城东佘湖山(今邵阳市),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因看中了这里的山水,便搬迁到这里辟庐而居,安家落户。胡曾属父母晚年得子,对自然对年幼的胡曾倍加宠爱,并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长大后能光宗耀祖。
胡曾从小就聪明好学,读书非常刻苦用功,少年时即能诗善文,在乡里很有名气。《唐才子传》称赞胡曾“天分高爽,气度不凡”,《宝庆府志》说他“少负才誉,文藻煜然”。胡曾为人也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视人间富贵,亦悠悠”。周围的读书人都非常喜欢和赞赏他的文章和才气,都愿意和他交朋友。青年时代的胡曾,“邀游四方,马迹穷岁月”,使他长期目睹了晚唐时期农村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因而非常关心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胡曾表现出了相当的社会责任感,他利用咏史诗这种文学形式,借古讽今,警告和规劝统治者们以史为鉴,不要荒淫无道,乐极生悲,对统治者的腐败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和揭露,对老百姓的苦难生活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胡曾一生写了很多文章和诗,《新唐书艺文志》录其《安定集》10卷,已佚。另有《九嶷图经》和《咏史诗》3卷,其《九嶷图经》,对于今天研究九嶷山和舜文化,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胡曾的诗多杂咏史事,他写诗主张“美盛德之形容,刺衰政之怠忽,非徒尚绮丽瑰奇而已”。他的诗语言通俗,风格平易,寄意浅白,“庸夫俗子,亦知传诵”。诗以假设导译、惋叹点题、以问造境、托物寄意、循题直致等多彩多姿的艺术创作手法。“采前王得失”,“虽则讥讽古人,实欲裨补当代”,每感辄赋,使人奋飞。在中国文学史上,自班固、左思作咏史以来,文人中不乏咏史的名家和许多咏史名篇。像这样自成体系的系统创作并且以《咏史诗》名集的,胡曾是第一人。大凡历史名人、重要历史事件、胜地古迹,多荟萃于胡曾的诗中,在他的笔下,展现了一幅极为阔大的历史画卷。但是在当时,胡曾的诗并不被文人看中,甚至被认为是“庸浅不足成家”。在当时的诗人中胡曾只能列三等诗人。他的诗真正受到人们重视是在宋代以后,而且影响越来越大,是宋代至明代数百年中最有影响的启蒙读物。明代“儿童入学,教以胡曾咏史诗入门”。明、清以来创作的历史演义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皆引胡曾的咏史诗以证史实。明人王志远说胡曾的诗“得味外味”。当代学者施蛰存说胡曾的诗是当时的大众文学。
胡曾的家境并不宽厚,家中只有不足百担农田,青年时期始独自从竹山湾去得京城长安久居,多次参加进士考试,结果未能考中,经济上几乎穷困潦倒,政治上很不得志,但他的咏史诗和他的文名在社会上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后来他好不容易才考上进士,关于这一段历史很值得后人研究。
胡曾从政的一生并不长,官居也不高。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有一个叫路岩的朝廷重臣被派往四川去担任剑南节度使,他很看重胡曾的文章,便邀请胡曾去做他的幕僚,受命为掌书记。后不久路岩被害,高骈接替路岩作了剑南节度使,他也十分仰重胡曾的人品和才气,又召胡曾为幕府从事,掌书记。高骈很器重胡曾,经常让他参预机要。胡曾担任高骈的幕僚以后,凡剑南节度使衙门的所有奏折和公文,都出自胡曾的手笔。胡曾在高骈幕府从事大约有六年时间,以后,高骈调任荆南节度使,渐有异志,不听朝廷调遣,他的幕客吕用等人秘密为他策划谋反的事,高骈对吕用之辈也越来越信任,于是胡曾决然辞去了幕府之职,离开了高骈。不久,高骈被朝廷免职。胡曾离开高骈以后,又一度出任延唐(今宁远县)县令,在此做了两件至今很有影响的事:一是编著了介绍湘南九嶷山地情的书《九嶷图经》;二是经奏请朝廷在玉王官山下修建了一座舜祠。
胡曾晚年,被朝廷册封三烙,赐锦衣还乡。后“终老于家”,病率于邵州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