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羲之《感怀帖》和宋人《胡氏族谱》
http://www.dingzhoudaily.com/zhongshanwenhua/2013-11-19/32159.html
最近,定州市档案馆经过两年整理,将馆藏珍品王羲之《感怀帖》和宋代《胡氏族谱》两部卷轴合卷出版向社会发行。这是宣扬传统文化,提高当地社会文化生活品味的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
这两部卷轴于1962年曾经故宫博物院和荣宝斋的专家过目,认定为明末清初仿品,虽不为真迹,但因已历四、五百年仍有珍藏价值。
据书法工作者介绍说,世上流传的王羲之作品,包括《兰亭集序》没有一件是王羲之真迹,而多为唐、宋以来的摹临之作。在王羲之作品中还不曾看到过《感怀帖》。这次出版的《感怀帖》卷轴原收藏民间,建国初期有韩姓藏家捐献国家。帖上共三十二字,有的字迹已模糊难辨。书家说从文字内容看像王羲之作品,因为人们看到的王帖,多为个人生活起居,身体状况的琐事。从书风看却有不少“俗气”之处,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不是王氏真迹,而是摹临作品。我们看《兰亭帖》的多个仿摹本,虽都是古代书家所临,却有很大区别。正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所说,“右军(王羲之)兰亭……盖为唐数家所临也,其转相传摹,其失真弥远,然时时犹有可喜处,岂其笔法得于一、二耶?”
原卷轴中,正帖之外还有唐、宋、元、明诸代名书家的题跋二十二幅。其中,年代最久远的当为唐太宗李世民。他看到臣下呈上的《感怀帖》时十分高兴,当即提笔草书敕令,盛赞“运笔神妙,超轶不群”,命“审定重装,藏之内库,永为千古二圣”。可见这位史称治世明君的至尊,当时还是王羲之书法的一代“粉丝”。第二位权极至尊的提识者是宋高宗赵构。赵构是徽宗的第九子,与其父有相同的爱好,也是一位大书家,一天里可不上朝听政,却不可撤砚停毫。高宗在卷轴上大书“书圣”二字,表示认同前朝太宗李世民给予王羲之书法造诣的崇高荣誉。帝王之外提识最早的是苏轼之子苏过。苏轼父子二人曾先后在定州任职。苏过提诗说,“吾翁觅得浑如玉,未许萧郎巧计求”。是说唐太宗曾派近臣萧翼骗出《兰亭帖》真迹的事,与之相较苏轼得到王羲之墨迹,同样珍重视之如玉。从各代名家提识看,《感怀帖》一直流转在江南一带,由此推断可能是苏轼晚年辞离官场,客居常州时期得到的,他应是卷轴中提及的民间收藏者中的第一人。后边提识者有被中国书法史上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的元代赵孟?b,有明代名书家宋克、唐寅、祝允明、王世桢等人,他们的作品被历代书家视为珍品。怪不得我们当地书家有的说,看到古人提识,受到很大启发,真可使自家书作提升一个层次。
《胡氏族谱》成于宋时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胡安国和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胡铨二人之手。这册族谱原存于砖路镇沈家庄胡氏家族。民国时被保管人胡某私携北平,得一元大洋卖于古董商,事发后被查扣,转回当时的定县地方法院。法院检察官提交《公诉书》的日期为“民国二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这天距“七七”卢沟桥事变仅只十天,可以想见当时华北危机严重,抗日战争爆发在即,地方官员正准备南逃无意理政,即使“公诉书”已备好,谁还有心审理呢。直到解放后,清理旧时档案,《胡氏族谱》才归于档案部门管理。
族谱尊东汉末年被曹操委任高官并赐爵关内侯的寿春(今安徽寿春)人胡质公为始祖,历经千载至南宋共谱出二十五世。胡安国列二十三世,胡铨居二十四世。上溯到第九世的胡必道是为以胡安国和胡铨为代表的两个胡氏分支家族的共同祖先,再上溯到胡质则成为闽浙赣皖一带胡氏诸多分支家族的共同始祖。
《胡氏族谱》除记载胡氏家族历代人员构成,还附有南宋高宗和光宗分别授予胡安国和胡铨官职的敕书。高宗封胡安国为“给事中”,敕书说明“给事中”的主要职责在于评议臣下奏疏,详述朝廷政令,对于决断狱讼,任命官员,审议条陈,推行法令等,无不应细密审查,可见“给事中”是位奉侍皇帝身边的殿内近臣。可是这样一张代表皇帝意志的朝廷文牒,也让人看到“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