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飏公入黔历史考证
胡景飏裔孙 吴昭兴2014.8.10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则不远”。我更体会到:文之不详,后世迷茫。我族《吴氏族谱》载清道光廪生吴永一著【编谱引】,同治六年丁卯科举人吴锦溶登铨公著【祖籍源流序】昭考续轩著【说胡吴之原由】等文,纪录我族入贵州始祖胡景飏公入黔梗概;“溯我迁黔始祖景飏公,籍本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东门外、大桥头、玉石碑、胡家街、竹子巷人也。明嘉靖年间,职授陕甘西宁府镇台挂印总兵官。"“ “荣归,适遭变故,来游黔疆,落籍大定”…“系属功臣,世袭武职,出授陕甘总兵”… “公赋性越俗,无心利禄,隆庆六年,宦游经过水西,特起驻足之心…”“迨明隆庆甫立,起用老臣,以金牌召,公辞不就职…”。前人惜墨如金,后人千古迷茫。可又想,永一公是景飏祖之六世孙, 写一百余年前五代前辈口传故事,也只能简而统之地写。1986年续《吴姓宗谱》也试图说清景飏公入贵州的实情,但借助考证文献有限,也只是步老谱的说法。我退休后,查阅《明史•兵一•兵二》、《明实录•世宗实录•穆宗实录》、《国朝典故》中嘉靖后期至隆庆六年间的有关记载,《大定县志》、《贵州彝学》等有关文献和《邦本网》等网络煤体,从丰富的文史资料中,寻找考证始祖去大方城前后的历史背景,依据史实分析综述如下。(带引号的文字是摘录明史文献的均繁体字改简化字)
一、入黔改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提出了“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的治国纲领。为防止邻国的侵扰,设立九个边防总镇,时称“九边”。其中青、陕、甘、称“三边”。“开展边垦军屯,从事屯种的官兵人数最多,垦植范围最广。其中,仅西宁卫一万多名军士,垦种二十七万亩土地;朱元璋宣称:“国家养兵百万(180多万),不费百姓一粒米”。从扫平东南沿海倭﹙日﹚寇后,明朝国力强盛,边疆安宁。直到嘉靖十五年(1536),有二十年没打过一次仗。“边镇戍(shu)歌连夜唱, 京城燎火彻夜明。”由于军政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中央监管不力,山高皇帝远,天下太平。加上嘉靖帝在位的45年间,很少上朝理事,由严嵩擅权达20年之久。严嵩立朋党,除异己,制造冤狱大案,陷害功臣谏臣,导致兵备废弛,财政拮据。倭寇扰掠东南沿海,蒙古鞑靼贵族大举入掠京畿,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官员腐败等等问题随之蔓延。
第一、谎报兵员,冒领军饷,经统计,当时中央兵部掌握的兵员数大大多余部队的实际人数;“边关守臣因循怠慢,城堡不修,甲杖不利,军士不演练,边备废弛”;“在鎮三年,一卒未练,而粮饷独倍往昔,侵冒之弊,诚不能无。宜专敕风宪大臣赴边计议”。
第二、“士兵士气低落,遇到蒙古兵皆不敢战,只站立观望而不前”;“士兵饱受战争之苦,又不堪将帅、军官的严酷剥削和压榨,激起兵变,不少士兵逃亡塞外,为蒙古部提供边境情报,引导入关侵掠”;“地方官员、豪民霸占农民田土,敛征募兵税,贪污税款”;“边境的普通百姓,不堪忍受明守边官军的剥削和压迫,携家带口私自逃亡北地,向蒙古部透漏明军虚实”;“比年北虏为患,俱因掳去边民及负罪投入者,教以用兵节制,以故所向无前”;“近年各边奸民逃入虏中为奸细者,比捕得辩诘踪迹,又诡词求脱,莫可穷竟……我之虚实,虏无不知。”(据《明实录》兵部上言、《明史》嘉靖末年御史陈选奏章、巡抚山西右副都御史胡锭之言)
第三、蒙古军队以骑兵为主,来去迅速,机动性强,在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优势,常常“遣轻骑窥隙而起,杀略我军民,围困我墩台,灭绝我烽燧…,益纵数百骑,少者或数骑、数十骑往来,日时不乏绝”;“明军虽器械先进,“神枪”、“佛郎机”、“大炮”、“弓箭”一应俱全,在这些装备上远胜于蒙古军队,但仍不能取胜…”,首先是将帅得非其人。如大将军仇鸾的军队不仅不敢抵抗蒙古入侵军,还“无纪律,颇骄纵,往往入村落,反辫发,诈称虏,劫掠民财”。
据《国朝典故卷之三十》,《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