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连载:《追寻之路》----胡平华(江苏南京)
南山发表于 2014-10-22 03:28
经作者同意,从今日开始,在胡氏宗亲网论坛开始连载江苏南京胡平华宗亲《追寻之路》一书的主要章节。胡氏宗亲网建网八周年庆典主题----“我的寻根(寻亲)故事”,一共收到了讲述各地宗亲寻根问祖的三十一篇来稿。现已汇总成集,编入了“胡氏宗亲网群团”的资料礼品优盘,将被带到新加坡,赠送·给参加“第二届世界胡氏恳亲大会”的海内外宗亲们。在文稿收录截止之前,我收到了江苏南京胡平华宗亲所著的《追寻之路》一书。读完全书,我为平华宗亲的寻根敬祖的精神而感动,也十分钦佩宗亲优美的文笔。这一篇篇带有特殊内容的胡氏游记,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载了作者寻根寻祖的心路历程,非常值得向宗亲们推荐。因此特在宗亲网论坛开出专栏,将书中的主要章节以连载方式陆续刊登。希望读者能与作者一道,共同分享胡氏宗亲寻根的快乐。南山 2014.11.05

追寻之路----胡平华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3420

去年春节期间,我去老家安徽和县亲戚家拜年时,发现有本胡姓家谱(即2000年编印的安徽怀宁第七修“清介堂”宗谱)。惊喜之余,一边快速阅览一边加以整理,绘制一张宗族网络图,终于知道我的老“老家”在怀宁、岳西,以及江苏如皋等地。于是,怀着对先祖崇敬的心情,我和爱人从此走上了一条寻根之路。

我们商议:要想寻根,必须首先弄清父辈和祖辈的基本情况。从他们的姓名、出生时间、居住地、安葬地以及兄弟姐妹、亲属、子女情况入手,搞清楚这些情况,才能寻到真正的“根”。而且要依据目前在手的家谱,进行全面核实。为此,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先后走访和县、怀宁许多地方,拜访许多胡姓人家,基本理清了父亲、爷爷以及他们的先辈情况。重要的收获有三个方面:一是核对准确爷爷那一辈人约于十八世纪末期从怀宁迁入和县的具体情形,以及目前居住在和县的十三房胡姓人家情况。二是寻访和祭拜在怀宁的不少先祖墓园、墓碑,特别是在雨中祭拜了迁怀始祖鼎一公的父亲淑英公在岳西响肠镇故居——胡姓宗祠,那眼中的泪珠如同沥沥小雨,不知是激动还是敬仰。三是找到了淑英公的先祖——宋朝名臣瑗公的故居、墓园等以及纪念处。在不少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我们去泰州、如皋、苏州、无锡、湖州等地,不仅点香祭奠先祖,而且开始关注先祖的生平、事迹和其功绩。真的没有想到,这寻根之路太有意义了。而且,我们所到之处,所有接待我们的人士都很热情,为我们寻访提供了方便。

随着寻根的深入,我逐渐对胡姓文化研究产生了兴趣。通过拜访如皋胡国礼先生,得知还有许多胡姓人士在研究方面很热情,精神很执着,而且卓有成效。于是,我一方面上网查寻,一方面通过书信和电话与广州胡海先生,江西九江胡晏平先生,北京胡耿寰先生,安徽桐城胡志强先生取得联系,请教他们有关研究与探索的经验。同时,我们夫妇还利用节假日开车去河南淮阳、开封、山东泰安、曲阜进行寻访,到北京和广州拜访胡耿寰、胡海二位老先生。在淮阳,我们寻访到了胡姓始祖陈胡公满的墓园;在开封,我们寻找到了瑗公当年来汴京教授的地方。最为可喜的是在泰山脚下找到瑗公当年“投书涧”和在曲阜孔庙里陈列的“胡瑗”先贤牌位(与诸葛亮、韩愈同供一处)。每到一处,我们都感到胡姓的起源深远和功绩巨大,也同时感受着先祖在召唤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为胡姓增添光辉。还有一个收获,对于瑗公祖先的原籍研究也有了初步成果。据史料记载,瑗公祖籍为安定,他也自称为安定先生,那么,这个“安定”是汉唐时期位于甘肃镇原境内的安定郡,还是位于陕西子长县(以前称安定堡)有许多争论。我先后与陕西子长县,甘肃镇原县有关人士取得联系,两个地方都给了支持,特别是陕西子长县寄来了研究成果《安定先生胡瑗》(闫晓斌主编),其中不少考证很有道理,值得研究时参考。通过研究,我还结识了许多热心人士,这比研究成果还有意义,让我更加专注胡姓文化的整理,并且学有榜样。尤其是胡海老先生巳八十多岁,依然关心宗谱研究,亲自回原
下一页 (1/2)
回帖(52):
52楼:预留
51楼:附件7:关于和县清介堂当宗活动的若干规定(建议)
和县清介堂胡氏人家当宗是指在和县范围内 ..
50楼:附件6:清介堂和县胡姓后裔之先祖简要宗谱
黄帝,统一中原。开创文明社会。
↓┅┅
..

全部回帖(52)»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