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修家谱的认识吴(胡)昭兴
家谱、国史、方志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专家先贤早以说明,不赘。家谱三十年一修。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也是先贤们的历史总结。不修谱就是对祖宗的不敬,也是对后代人不尽责任!家谱是氏族文化的一门功课,值得专家去更深层次的研讨。现只谈谈自己的敷浅认识。
我说写家史比写国史、方志要难。就一族一家来说,修谱最关键的就是考证祖先迁徙的过因,然后才是记载先辈在社会、家族或家庭中所作的让人敬佩的事迹。历史是在大潮波浪中更替的。包括我们的先人们,不管他身处宫庭、疆场、官府、经商、小吏、乡约……等地位,必然身处浪潮的各个时段,受到各种“冲击”。被“冲击”者或遭杀、自杀、从军、流放、弃官隐身、发配边彊……,这些“冲击”发生在很短又很“神秘”的时间里。他们被冲击的结果、去向和归宿,就是我们今天写家谱要去认真探索和考证的课题。考证又是一项艰苦细緻的工程。
比如我家的先祖胡景飏(或锦扬), 400多年前“遭变故”迁藉贵州。明朝时人称贵州为“黑洋大箐”、“蛮夷之地”。老人家“秉性”再“越俗”也不该丟开山东历城的家人独自去“宦游” 贵州呀?遭何“变故”老谱中只有高度摡括的几句话。他是茫茫宦海中一员,文献中不可能有名有姓。所以,要考证他入贵州的原委,一是得"读懂"先辈遗留的文字记叙并作为依据;二是参阅那个特定年代的历史文献,找准特定的时间段;三是针对他从事的职业、职务和活动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或有关联的人物,从中分析是否有导致他“谢仕”去贵州的原因。如不找准以上特定因素,无目标满天去“考证”也是徒劳的。比如我的祖藉在贵州,因单位整体奉调修广东三水至茂名的铁路而落藉肇庆市**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放宽,全国大量劳力拥入沿海城市务工,我趁机把家人户藉迁到肇庆---这就是迁藉的历史原因和历史背景。在浩如湮海的地方档案中现在可能还有我***三字。如果时过境迁,或遭自然灾害,玉石俱焚,那“三个字“还存在吗?如没家庭“档案”,口传三代就淡忘,再后来者就失根断据。这就是从史书中找事,从事件中找因果关系,得出比较真实的原因,实事求是地写。老人不说古,后人不知谱。一族人一家人没有谱就不知道祖宗的来历(我身边就有不少人连祖父的名字都不晓得)。因此,修谱必须趁老人们健在时及早着手。
修谱人在记载家史时,首先必须保证自己写的不出“根本性” 错误。主笔要博采众议,有分歧之处,要多方考证,达成基本共识。我说过;修家谱要有‘求是’的严谨作风,对混淆不清的、考证不准的,按知者详,不知者略的原则写;为先人立传尽量实话实说,少用粉饰、溢美之词,更不得随意杜撰、生拉硬拽。即使我们的先祖是布衣百姓或乞丐,都是暖融融、沉甸甸的血脉嫡亲。家谱即家史,修续家谱时要敢于修正错讹,去伪存真。如“纠错出错”,就是“错上加错”。这样子劳民费财,又给后人留下一头雾水。还不如不修了。 文人的“虚荣心”很深固。不论翻开哪姓家谱,他家先祖必是炎、黄、名宦的第几个儿子***之后,历史上有*** ***是大官。是的,如考证的确是本族本宗的名人官宦则无可非议。而有的人以自家门户卑微为耻,讳言祖宗微贱,附会名人旺族,冀光家乘,施示后人,以讹传讹。真假失据,欺祖宗,欺后世。对先辈遗留的文献中粉饬、拔高、隐讳的词语,动一字则“犯规”,必以谱为准。把与本族无牵挂的“名人”收络入谱,炫耀辉煌,更是无聊。我回毕节老家与友人谈及地方普遍盛行修房、修谱、修坟形势时,一位先生说:请教:家家谱书写流源世系时,都写明是炎帝、黄帝、文王、武王、汉帝之后。难道只有帝王将相名人才有后裔……?当年帮这些帝王将相打仗争江山的士兵们都死完在沙场上绝后了?!满世界种田织布的平头百姓、织机商人…都……?我哑然。
谁都明白:历史是后来人写的,而且是胜利者写的。写国史的人手中有些断简残篇(资料),还必须按当时国家的主体意识和政治形态、既定的架构去写。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