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青狮台胡氏宗源----胡贤诚
南山发表于 2016-02-20 22:04
青狮台胡氏宗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396b5e0102vloz.html
序言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姓氏的起源和演变,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姓氏文化。
胡姓是中国的著名大姓之一,最近几次人口普查,都在1000万左右,约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散居在全国各地,尤以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河北、四川、台湾等省为最多,旅居海外的胡姓华人也不少。
胡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的起源,可追溯到人文始祖黄帝,甚至更早的原始部落。在胡姓的历史演变中,名人辈出,为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我的孩提时代,就常听长辈们讲先祖的故事,那些惊天动地的故事,曾鼓励我发奋读书,立志成材,争取将来有所作为,为国家人民多做一些事情。
1995年,我曾见到仁寿县胡佐军、胡庆彬编写的《胡受入川源流考究》(后简称《考究》)第三稿,发现书中有些史料不祥和有误,便去信与他们联系。胡佐军和胡庆彬便邀请我去仁寿共同编写《考究》一书。因当时我还担任着一所高中的校长,不能成行。胡佐军与我同班字,我叫他三哥,是编写《考究》一书的组织者。胡庆彬是仁寿始建镇人,从事财会工作,善写作,是仁寿县志的写作人员。他二人为编写《考究》一书付出了艰辛的劳动。1997年,我两次去仁寿参加《考究》一书的编写,并为该书提供了照片和绘图。
《考究》一书由胡庆彬执笔写成,开我支胡氏现代族谱之先河,基本是成功的。共印100本,散发荣县、威远、仁寿、井研等地胡氏族人之中,对胡氏寻根续譜有较大影响。但《考究》一书,由于出书仓促,史料收集不足,后查还有少数史料是错误的,加上印书时人手不足,校对工作差,错漏处偏多,是一遗憾。
1998年,我居住荣县县城一年,考察了荣县大佛寺内的胡公祠碑和荣县东川沟的子昭墓遗址,又收集了一些资料,准备在《考究》一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一部族谱。
南宋末年,先祖胡受,从湖北麻城孝感入川,落业嘉定府犍为县金灯山。胡受五代孙胡子昭,官至明建文帝时的刑部侍郎和兵部左侍郎,因支持建文帝削藩失败,不愿降服燕王朱棣,被斩于应天府(南京)锦衣街西市。子昭弟子义,时任山东佥事,闻兄死节,弃官从山东带着两个儿子贞(文德)、鉴(文斌)潜回四川,先后隐居于丹棱、仁寿的青狮台、五斗种等地避难,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青狮台,山高林茂,鸟语花香,悬岩峭壁,流水潺潺。是青狮台的山山水水哺育了我们的先祖,使本支胡氏族人在大劫难后起死回生,东山再起,所以本书就定名为《青狮台胡氏宗源》,并以此纪念先祖子昭、子义。2002年,我完成了《青狮台胡氏宗源》的写作,并试印成了书。
2007年,我开始上网写作。加入了《中华胡姓网》,遍览了胡姓的许多家谱资料,发现了我支旧譜上的一些错误。我想寻找资料,更正旧譜上的错误。终于在宗亲胡琼芬(譜学专家、律师)整理的江西吉安胡氏世系考上找到了依据。
2011年2月,胡庆彬提出要重修《胡受入川源流考究》,更正错误,补充资料,出精装本。但庆彬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经常住院,就委托我完成前面的源流部分,他整理完善后面的繁衍部分。我正好要修改《青狮台胡氏宗源》,就承担了源流部分。
《青狮台胡氏宗源》和《胡受入川源流考究》的源流部分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宗源》一书,繁衍部分,只有概述,没有繁衍明细。而在我直系传续中的叙述却很详细,它只是我支的一本家谱。关于“青狮台胡氏”的提法,在《宗源》中经常出现,青狮台胡氏的始迁祖是胡子昭、胡子义。而《考究》是一本族谱,繁衍部分很详细,它是以入川先祖胡受作为始迁祖的。在《考究》里面很少有“青狮台胡氏”的提法。
本书力求脉络清楚,叙述简明,编写时,参阅了《史记》、《明史》、《荣县志》、《大足县志》、和《中华胡姓网》等许多资料,史料筛选较严,尽量能经得起后世的推敲。
时逢《世界胡氏通譜》的编写时期,原想采用通譜的世系,但许多譜学专家对通譜的世系有争论
下一页 (1/2)
回帖(7):
7楼:     霸,字长善,金陵人,自幼好学,熟读经史,诸子百家无不精通。南唐时任吉州 ..
6楼:[纪念文章] 东川祭祖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一日,我从四川荣县县城出发,只身一人乘车去东兴镇 ..
5楼:第三章 人物典故和纪念文章
第一节 始祖胡公满和陈国
周武王克商,查得陶正官遏父是舜 ..

全部回帖(7)»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