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清华胡氏宗族考略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朱小阳 徽州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宗族社会,地方上的宗族是古代县级政府以下强有力控制地方社会从西北到东南:婺源清华胡氏宗族的源流与迁徙的重要力量。世家大族是我们窥探徽州历史上地方社会的重要视角。
婺源清华胡氏起源于西北,从唐末起迁居婺源清华镇,直至清末,清华胡氏宗族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成为徽州历史上的望族。
如宋代在乡里建立东山书舍的胡崇;名臣范仲淹好友、嘉�年间的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胡瑗;徽宗时进士胡昶、胡铨;岳飞麾下主管机宜文字的幕僚胡闳休;绍定年间的进士、德安知府胡�;明代嘉靖举人、湖广沅陵知县胡晟。
尤其在明清时期,婺源清华胡氏宗族涌现出大批徽商,有文字详细记载的就有60多人。
历史上婺源清华胡氏宗族在地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胡瞳和胡学在当地抗击黄巢袭扰地方,获得极高声望。
据记载:“胡氏为新安名族冠,唐室之季,巨寇扰壤,仆射公、常侍公相继以勋业显,厥后为名臣,为硕儒,文德武功后先辉映,乡贤崇祀,千秋俎豆。”[1]
卷五
婺源清华东园胡氏宗族,即是以婺源县清华镇东园村为中心的宗族。其源于西北的安定郡。
《清华东园胡氏勋贤总谱•舆考》载:“我胡族肇自汉安定郡,唐末避巢寇乱徙居新安。至祖常侍,复由古歙徙古治清华,卜宅长子孙,实权兴于东园,皆数典者不可忘也。”
又载:“世系(胡)福为姑孰守,避巢乱,子孙徙居新安,故新安之有胡姓遂从此始考”。
这一支胡氏宗族迁居婺源清华之前在西北地区繁衍生息,定居西北安定时期,曾涌现多名杰出的人物。
如胡伯奇、胡计宁、胡广、胡奋等。胡伯奇为汉代廷尉,被封安定郡君。汉景帝时,胡计宁为都尉,因军功封车骑将军。在随后的七国之乱中拥护中央政府,后封安定郡王。
即史载:“公讳计宁,父伯奇仕汉为廷尉赠安定郡君,汉景帝时,计宁为都尉,因寇萧授裨将,征之有功,封车骑将军。后七国谋叛请击,封安定郡王。”
《汉安定郡王计宁公像赞》:“今睹遗像,凛乎其容,实开清华之右族,长仰安定之遗风。” [1]
卷七
胡广,字伯始,东汉安帝举孝廉,历任司空、太尉、太傅,自顺帝至灵帝,宦海31年,82岁卒,死后备极哀荣。《后汉书》[2]
卷四十四也载:
“自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六帝,礼任甚优,每逊位辞病,及免退田里,未尝满岁,辄复升时。”《汉安乐侯广公像赞》[1]
卷七载:
“少孤贫,有大孝行。东汉安帝察举孝廉,以广为天下第一,拜为司空,再任司徒,五登太尉,四授太傅。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达练事体,明解朝章,其所命皆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李成并为三司,蕃等每朝会辄称疾避广,时人荣之,为之语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广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安、顺、冲、质、桓、灵六帝,自顺帝汉安元年为司空,至灵帝熹平元年壬子岁春三月卒,历官三十一年,寿八十二。使官郎将持节奉策赠策,赠太傅安乐侯,印绶给东园梓器,谒者护丧,赐篆茔于原陵。谥文恭侯,拜家十人为郎吏。自公卿大夫博士议郎以下数百人皆哀�殡位,自终及葬。汉兴以来人臣之盛未尝有也!”[1]
卷七
胡奋,安定人,在西晋国以抗击匈奴获军功,后将女儿嫁晋武公,卒赠侯爵。
《晋书》载:“胡奋,字玄威,安定临泾人也,魏车骑将军阴密侯遵之子也……以功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迁护军,加散骑常侍。奋家世将门,晚乃好学,有刀笔之用,所在有声绩,居边特有威惠。”[3]
卷五十七
《晋镇国大将军奋公像赞》载:“公安定临泾人,名奋,字元威。少好武业,有谋略。仕晋武帝,为除州刺史,击匈奴有功,拜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迁护军加散骑常侍。后以女入宫,迁左仆射加镇国大将军,卒赠壮侯立祠在汉阳府以祀之。” [1]
卷七
这一支胡氏宗族迁徙到徽州主要在隋唐时期,经历了从胡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