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长胡氏宗亲联谊会
安徽天长地区安定“胡氏家谱”文献资料,始从宋朝由胡安国、胡寅父子建立,有历史文字记载传承。即宋谱版中留下的胡安国、胡寅祖先的栩栩如生的画像。文天祥(1236-1283年)曾为画像题辞赞“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世勋业著于当时,道德鸣于奕世,乃能留其像耳,胡氏谱像灿烂并传,蔚然可观,将传千万世而不朽。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仰止之思者,非夫也。”
周惇颐(1017-1073年)“胡氏家谱”题签;朱熹(1130-1200年)题辞“兰省尚书”;岳飞(1103-1142年)题“胡氏族谱引”;蔡元定(1135-1198年)题“胡氏家谱”。
胡寅(1093-1156年)“修录谱系”、“碑记坟墓”两篇文章摘取其中“......亿我子孙,于先代世系,不用鍛绢,必用坚白好纸。每三十年一修,六十年再修,庶无遗忘之失。”“碑记坟墓”文献中写道:“坟墓者,祖宗体魄所安,孝子慈孙所世守而不失者。......属我子孙,时兴水源木本之思,于祖宗坟墓,树以碑石,勒以上曰某世某祖之墓,则世代虽远,碑石永存,平毁之患可免。”
信国公颖川陈康伯拜撰文献中写道:“自宋时南迁,子孙散处四方......有居建康毗陵者,有居丹阳广德者,皆出浙江钱圹之派也,历传至我......”(注:毗陵:延陵、晋陵,即今日之常州)。上述人员皆与胡安国,胡寅的同朝命官,好友,留下墨色斑斓的题词作跋。
这是宋版本弥足珍贵的以上七位名贤留下的文献资料。到了明朝洪武三年(即1370年),自毗陵(常州)“洪武赶散”被赶散的胡公名福携带宋版谱迁徒到天长石梁北乡梁营南胡庄一带落住,他就是天长的一世祖。传承至万历四十三年乙卯仲秋,明代状元国史馆东宫讲官焦竑(1540-1615年),他为《胡氏家谱》(续修)开头写道:“余阅胡氏谱而得宋陈颖川序,奇爱之,何古隽之甚也。”结尾:“且有志鸠宗,此又诸胡之梁栋也。余何足为颍州后而以世谊之余,附一言共胡氏长久也。”同写谱序的有万历乙卯十月天长县事四川达州人李自蕃题词。到了嘉庆五年(1800年)庚申冬裔孙胡廷桂谨志,开头他写道:“吾家之谱为八世祖嗣山公所修,始于福公,盖洪武中迁居天长者也。”结尾他又写道:“予俱此谱全失(人口谱),怀重修之志久矣,敢求当代名公大人为之序,并告族人公捐付梓庶无遗忘之失云。”
琅琊王访拜撰,督漕使者铁保嘉庆辛西(1801年)正月上元后二日,他写:“胡氏为石梁旧族,其谱系订兰省尚书,卷首倶赵宋名贤留题。纸色、墨色斑斓可爱。”
光绪五年(1879年)重修胡氏家谱,由六同公主修。民国二十五年,澍公主持修谱。这次从1987年续修以“胡氏家谱”文献为基础,承先启后,直到1997年五次续修“胡氏家谱”出版发行。当时文化大革命虽然刚结束,但是族人心有余悸。感谢绍兴军干所族人胡理将军,他带着呼吸机三年两头回家,主持支撑动员有超前意识才修好“胡氏家谱”,功不可没,铭载史册。这次修谱香港树仁大学校长胡鸿烈,安徽省副省长胡坦,前国民党陆军中将、全国政协第六、七届政协委员文强,上海警备区司令部副政委王凯,上海财经大学校级领导宗士成,天长市政协主席夏锡生,原县政府副县长胡茂华等名贤均为续修第五次胡氏家谱题词作序。
修家谱,守家规,遵家训,树家风,铸家魂,受到族人好评。江苏周边地区以及常州、金寨、合肥等地都寻根联宗,成为一家人。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记载:胡姓为中国第十三大姓,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遍布神州,蕃衍海外。截止2016年9月1日,安徽省天长市共有常住人口634526人,总的家庭户为193396户,其中男性为322081人,女性为312445人。在天长现有常住居民中,胡姓家庭户为2993户,胡姓族人口为9862人。江苏高邮市胡姓有12400人,我们是一家人。
安定为郡,始建于西汉,辖境十个县,面积接近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郡治先在高平(宁夏固原),后徒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再徒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那里就是安定堂发祥地。
我们是安定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