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萦绕,华照增辉”
婺源常侍胡发源地——清华村洪源平一、建村历史
1、地理位置。位于婺源北部,距县城25公里。
2、村落名称、由来。以“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清华。
3、建村时间。不详,唐开元28年婺源就设县治于此,说明其自始便不是一个血缘聚落。
4、始迁者。不详,聚落中的大姓胡氏定居于唐末,始迁者是胡学。
5、姓氏构成、人口规模。历史上就有“千烟”之称,居民姓氏繁杂。主姓有“胡、戴、汪、江、郑、齐、毕、许、罗、施”十大姓。当地人口有3000余人。
6、其它。明弘治《徽州府志》、清光绪《婺源县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土人洪真叛,以休宁回玉乡之鸡笼山为巢穴,踞于歙、衢、睦三州之界,聚众活动于遂安、开化、休宁县,地四百余里范围;朝廷发兵三年讨平后,为便于统治,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割休宁回玉乡、鄱阳(实为乐平)怀金乡立婺源县,设治于清华。直到天复元年(901年)县治迁到弦高镇(即今紫阳镇),为邑城161年。二、村落构成
1、自然村名称。清华村委会下辖清华、洙坑两个自然村。洙坑,原名洙源,始建于唐末,全村200多人口,均为李姓,系唐太宗李世民世孙。
2、生态环境。村落沿河分布,源出大鄣山的婺水,东南直下60里经村北,在村东侧寨山下汇合浙溪水,然后向南流往婺源县城。婺水宽100多米,清光绪《婺源县志》在舆图“清华”地名上注“通舟止此”,道光戊戌《清华胡氏仁德堂世谱》亦说婺、浙二水合流处“吴楚舟楫俱集于此”,证明了这里是船运终点。同时,这里又是古驿道交会地点,由此北至徽州府,西往景德镇,南经婺源县城可转饶州、信州、衢州,地处“京省要津”。清华南面是一座屏风形的山,因东西并列五峰,故称之“五老峰”,最高处海拔329.4米。清华夹在山水之间,呈弓状延伸,山、水、村落三者结合,形成了“茱岭屯云、藻潭浸月、花坞春游、寨山耸翠、东园曙色、南市人烟、双河晚钓、如意晨钟”的“清华八景”。
3、名木古树。清华境内名木古树繁多,最著名的当数唐代槠树。位于清华村东侧,据《婺源县志》考证:唐玄宗开元28年,婺源设县治于清华时,此树就已屹立于县衙门前;该树当有1500年历史了。经测定,树高约19米,胸径2.47米,冠幅8平方米。三、村落建设
1、建筑型制。据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里人胡升(国史馆编校)编撰的婺源《星源图志》载,时清华环街上下有四坊、九井、十三巷。“四坊”从西向东依次是长寿坊、桂枝坊、安仁坊和仁寿坊,每坊都有一个两柱式的坊门,形同牌楼。“九井”均为唐朝开凿,分别是犴子头井、狮子尾井、冷彻骨井、有惊忧井、泉不竭井、后街头井、灵芝阁井、岭头求井、依山下井。井大多分布在街的南侧,现今仍在使用的有犴子头井等,犴子头井的井盖是一块大青石板,上面凿有直径40厘米的两个洞,各罩一个井圈,俗称为“双眼井”。“十三巷”是程家巷、张家巷、撩车巷、方头巷、安乐巷、大夫巷、蔡家巷、戴家巷、曹家巷、姚家巷、小公巷、傅家巷、街头巷。由上述巷名可见唐末至宋,清华街至少有九姓合住,各据一区。方头巷位于清华街的西端,是胡氏宗祠仁德堂所在(胡氏另有承德堂、怡愉堂和恩义堂3座支祠);仁德堂遗址就在今彩虹门旁;大夫巷则为宋武翼大夫胡师礼旧居。
2、公共建筑。清华的主干是一条长约1905米的商业街,首尾贯穿整个村落。街名按段分别为横街、上街、中街、下街。它东半街(下市)正东西向,长约600米;西半街(上市)为西南向,长约500米,横街长805米,南北向。街两旁全是板门店铺,前店后居排列整齐,其建筑模式全是徽派的砖木结构,最繁华时店铺多达300余家。当年它是婺源第一长街,号称“五里长街”。按《清华胡氏仁德堂世谱》记载,它东端有关圣庙、五显庙、文昌阁和万年台(戏台);西端有文昌阁、周宣灵王庙、张帝庙和关帝庙,可惜都在“文革”期间被拆除,寺庙有两处,群众捐资已分别在原址上恢复了彩云寺、暮云庵。
现在的清华老街已经几乎没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