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印象凫峰
hslxhns发表于 2017-08-19 18:04
来源:祁门县人民政府网(2015年9月25日) 作者:金志来
几年前,一位共事多年的同事,去了我县一个偏远乡镇工作。老同事工作的凫峰镇,位于祁门东南乡,与黟县、休宁交界。因工作关系,凫峰很早以前就去过,每年都要去几次,于是便有了一些直观印象和感受。
对凫峰的第一印象,便是凫峰的“凫”字难认。因不常用接触少,许多人不认识,故常有外来人,误读成“鸟峰”。其实,许多人都会用“好高远鹜”一词,词中的鹜,便是“凫”;因形状似鸭,又俗称野鸭。生长于江河湖泊中,雄性头部绿色,背部黑褐色;雌性全身黑褐色。能飞,常几百只结队飞行,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很大。
凫峰,不仅字难认,且路难行,话难懂。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从县城去凫峰,近三分之一的路程,要在邻县黟县境内行驶,然后才能进入凫峰。凫峰人说话,吴侬软语,晦涩难懂,接近于休宁方言,这可能与凫峰的水有关。古代交通以水上交通为主,陆路交通不如现在便捷发达,故语系与水系有很大的关联。凫峰河流不属阊江水系,而属率水水系,源自休宁,又流入休宁,后汇新安江。
祁门凫峰茶园
凫峰以茶闻名,是全县仅有的生产绿茶两个乡镇之一(另一个即为新安乡),且品质特优,声名很亮。以前人们常说,凫绿为屯绿之冠,随着祁红的声名远扬,如雷贯耳,凫绿的声名式微,如今恐怕只有本县人知晓。但祁门人大多喜嗜凫绿,因其茶味浓郁,持久耐泡,不象黄山毛峰等其它绿茶,虽品相养眼却不耐泡,两三道开水过后茶味全无。这方面与如今的太平猴魁有些近似,只不过价格无法相提并论,简直是一个天下,一个地下,如今档次不错的猴魁每斤价格在数千元,而凫绿最高档的也仅数百元。
对凫峰印象颇深的,还有凫水两岸的洲茶。凫峰地形似丘陵,与县内其它地方不同,平地洲茶大片大片状,李源、福洲一带,尤其如此。我上大学在宣城,与郎溪、广德等县也产茶,茶园绵延起伏,一望无际。而凫峰的李源、福洲一带的茶园,地势平坦,环境、气候、土壤条件优越,因而凫峰绿茶,品质特优,盛名已久。因为生产凫绿,与其他地方早期产名优绿茶采早采小不同,春夏时节,茶园地里,满目葱绿,绿色无边。以前公路还从茶园地中穿过,茶园地还长着许多高大的枫树、乌桕树,秋天叶红如火似丹,煞是醉人。凫峰竹子多,尤其是李源对面、率水河畔的那片绿竹,很有风韵、气势。以前,竹影倒映在河面上,不时有人撑着竹排,打着鱼儿,山光水色,碧波荡漾,甚是入画上镜。
印象中,凫峰没有六都、阳坑、渚口那样的历史文化古村,文化氛围也不浓,所以一直想当然地以为凫峰没有什么文化底蕴。而近几年潜心研究祁门古代科举,对凫峰历史文化名人有所了解,这才恍然大悟自已的孤陋寡闻与学识浅薄。
历史上,凫峰在古代科举方面,成绩非同一般,一共出过16名进士(其中2名武科进士),这在全县十八个乡镇中第二(祁山镇63名),其中以福洲5名进士最多,孚溪3名、赤桥2名、凫溪2名,浒溪2名,李源1名,还有1名进士胡镇孙,县志只载其为凫峰人,具体何村无从得知。
福洲进士5名,其中文进士4名,有明代的孙怡、李叔和、吴自新、清代的吴树声,武进士1名,清代的吴中吉。
孙怡,字德容,明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名列金榜三甲第94名。授刑部主事,升郎中,持身清廉。办案淮安,摒绝一切请托,人谓 “一身清沏骨,三尺法无私”。后丁忧(因父母丧事返家守孝)归里,囊空如洗,贼过其门,曰:“此孙郎中家也,勿入。”
李叔和,字介夫,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进士,名列三甲第13名。抗疏纠邪,为名御史,按辽东、浙江,并有风裁。所尝劾相臣得政,谪归,卒。
吴自新,字伯恒,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与黄金色、谢宗伦同为隆庆二年(1568)戊辰科进士,名列金榜二甲第69名。授工部都水司主事,改任杭州知府。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有一重犯逃匿豪门家中,吴自新令人捕而杀之。有一死囚贿赂监司,欲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3)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