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先祖文斌闯关东的猜想以及吉林家族人简史
胡忠义发表于 2017-10-20 19:39
先祖文斌闯关东的猜想以及吉林家族人简史
胡忠义
我胡氏家族,源远流长,最远可追溯到距今大约450年前,先祖胡楹落户于今山东省即墨市王村镇北坦村,现在胡氏族人达数千人,遍布全国各地。
据山东胡氏家族族谱记载,标明“在外”人员多达数人,除先祖文斌外,其他人失联,至今不知他们的后人身居何处,只有文斌后人与山东族人取得了联系。

根据推算,先祖文斌带子闯关东的时间可能发生在1865年—1875年之间,据吉林胡氏家族族人胡振福,胡生全,胡景先,胡景芳等在世时讲述,文斌先祖家居山东省莱州府子密县胡家庄,先祖文斌个子高大,身强力壮,山东口音,睿智多谋,闯关东时大约在40岁左右,携二子胡尧祖,胡会祖(山东谱书为“祚”),胡尧祖时年18岁,胡会祖时年3岁,先祖文斌挑着担子,一头装着行李和日用品,另一头装着胡会祖,徒步几年经河北辽宁最后到达吉林,最先落户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穷棒沟屯(今天的秦家屯镇北平村一带),据山东胡氏家族谱书记载,随同先祖文斌闯关东还有一个人叫胡兴祚,而吉林胡氏家谱并无此人,但是胡氏族人胡振福,胡景先在世时讲过,先祖文斌闯关东过程中失散一人,至于丢失这个人是否就是胡兴祚已无从查起。

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关内地区的生产力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地少人稠的黄河中下游灾害频发,特别是受灾严重的山东,大量农民处于极度贫困,生活得不到保障。而东北地区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又盛产人参、鹿茸、貂皮、黄金、珍珠等贵重物品,则对关内的农民产生极大吸引力。因此清初,关内人口向关外迁移的现象已出现。乾隆时期,关内人口不断膨胀,耕地与人口的矛盾不断尖锐,促使山东等地的汉族饥民成为闯关东的主流人群。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1861至1911年,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开禁放垦。清政府解除东北禁封令,掀起山东贫民闯关东的高潮。 从时间上估算,先祖文斌闯关东很可能就发生在这期间。

一百几十年来,由于交通的不便,生活条件的不许和通讯的限制,山东胡氏家族和吉林胡氏家族族人不曾联系,山东家族成员不知道吉林还有血亲,吉林家族也不知道山东家族人员居住何地,只知道老家是子密县胡家庄,至于子密县在山东什么地方,胡家庄是否还有家族人还有多少家族人就一无所知了。

网络的出现为寻找家族发源地提供了良机,族人胡忠义和胡忠武查找得知山东省并无子密县,经反复琢磨,山东口音“子密”可能就是“即墨”,最后断定应该是即墨县,胡忠义于2010年在《胡氏宗亲网》《中华胡姓网》以及百度贴吧《即墨吧》发帖,寻找山东省即墨市胡家庄,并将家谱部分人员名字传至网上。

即墨市有两个胡家庄,一个是在店集镇,一个是在营上镇,营上镇胡家庄一位宗亲和族人胡忠义随即取得联系,经过两地谱书对照,我族和营上镇胡家庄胡氏宗亲并非一支,只是个别人员名字重复而已,这位宗亲随即到即墨市史志办查找,得到的答复是:“明朝崇祯年间1628-1644胡姓来此立村,大约在此生活200余年后,在1875-1908年胡姓迁往关东。”寻亲从此中断。

在此期间,大连,河北,黑龙江,以及吉林梨树几位宗亲分别与我电话联系,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而无法认定他们和本族人就是一支,

2015年,山东家族人员胡德锡在宗亲网看到了我在网上发的寻亲信息,并和我在网上交换了谱书,吉林家族“祖”字辈(山东口音“祚”字辈)以上辈分人名全部在山东谱书中,但是吉林胡氏家族先人传下来是来自于“胡家庄”,经山东族人德锡询问本村家族的老人,过去北坦村叫“胡家盖儿”,因此可以认定,山东即墨胡氏家族和吉林胡氏家族是一支,吉林胡氏家族是山东即墨胡氏家族一分支,山东即墨胡氏家族谱书中的文斌在十九世纪中下叶闯关东时到了吉林定居,从此中断150余年山东吉林家族人重新联系起来。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