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陕西榆林横山响水堡胡氏
南山发表于 2019-09-04 11:10
榆林横山响水堡胡氏榆林传媒 江苏胡氏文化传播 昨天
 

在横山县波罗、响水一带,当提起“傻子将军”的名号,很多人都会如数家珍地讲述起他的传奇;但若问及“傻子将军”的名讳,恐怕就鲜有人能说得上来了。
“傻子将军”胡玉发的故里——响水镇胡石畔村,去听村中的老人讲述“傻子将军”的故事,还有胡氏家族在此生存、繁衍400余年间的世事沧桑……
  横山县响水镇胡楼胡氏家族15世传人胡月旺告诉记者:“在编纂族谱期间,胡氏族人走遍了周边的各个村庄、寺庙,并结合清代本族《裔支簿》的内容及民间传说,确定胡洋为本族开族之祖。”

  72岁的胡月旺出生在响水镇胡石畔村,曾担任响水中学校长。据其介绍,响水龙泉寺现存一口古磬,其铭文中有“会首胡洋、周朝用、孙本清等人倡议筹资,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修建响水城隍庙、大寺庙”的记载。能够担任庙会会首,当年胡洋的年龄应已不小,且其在当地生活的时间也应不断。依此分析,他迁居陕北的时间应在明嘉靖年间。

  “此外,胡楼胡氏家族中还流传着一个说法——本族与子洲县苗家坪镇焦家渠村胡氏家族(族人现散居苗家坪镇焦家渠村、王家庄村、香水坪村和周家硷营盘村)源出一脉,就此我们曾专程前往寻访。”胡楼胡氏家族14世传人胡世雄接着说道,“胡氏家族世代相传,明成化年间(1447年~1487年)有一对胡姓兄弟由庐州府(治合肥)移居陕北,兄居怀远县(今横山县)响水堡,弟居绥德县焦家渠(当时子洲未设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编纂的《胡氏家族续谱序》中也有此种说法,并记载两族在民国初年‘办善相认’。”

  至于胡洋因何来到陕北,这还要从当地流传的一则故事说起。传说当年平邑堡有一位安徽籍军官因守边有功,朝廷赏赐其大片土地,一块是平邑堡东古庄梁的千亩沙湿地,另一块则是响水堡南今胡楼村、胡家畔村、代洪湾一带的大片山地。当时的胡洋,就在这位官员的家中担任管家。而在平邑堡水源干涸后,当地居民苦无生计,只得外迁他地。退役后的军官把一应事物交胡洋打理后,也举家回故乡探亲。

  谁知军官此去再未回来,书信也没有一封,但忠心的胡洋却一直苦心经营着主人的家业。此后,他还多次派人将钱粮、租物送往安徽故主家中。故主见胡洋为人忠厚,大为感动,便将上述两处土地赠予胡洋。后来,胡洋便来到今胡楼村脑畔山阳洼挖窑洞定居,由此开启了胡楼胡氏家族生生不息的历史篇章。

  胡洋去世之后,便葬在了胡楼村东南的“小峁”之上。小峁四周群山环绕,其茔地一侧山形奇异,状如巨龙蜿蜒;龙头高昂,似有腾飞之势。后来人们又在龙头处建起一座龙王庙,并将此山命名为庙梁。胡氏后人传说清末民初有南蛮人多次光顾此山,却不知其意欲何为……
胡楼村位于响水堡之南五里。当年胡洋来到此地后,便在庙梁和滋滋梁两山之间的阳洼打出窑洞作为居所。此后的时间里,胡氏族人都是依山建宅。那些窑洞层层叠起,远远望去便如楼阁一般,因此便有了“胡家楼”的村名。

  据80岁的胡占喜讲述,当年胡洋生有二子,长子名守贵,次子名守德。此后,长兄胡守贵为方便耕种土地,选择迁到胡楼村西三里外柿子沟河东岸居住。因村庄靠川沟畔全是石头,住的又是胡姓,故名胡石畔。时至今日,胡守贵当年居住的石窑洞还较完好地保存着。因其信仰佛教,并在家中供奉佛位,后人便将他居住的石窑洞称为“堂佛石窑”。

  据《胡氏族谱》记载,胡石畔胡氏族人传至五六世时,男丁已有20余人,“傻子将军”胡玉发便是在此村出生。此后,因胡石畔地势狭促,举族居住实属困难,因此村中族人又开始自发向外移迁到今杨兴庄、排洪湾等地居住。

  白界乡胡石窑村拥有胡氏族人400有余,该族先祖早在康熙年间便由胡楼村迁居至此。据胡月旺介绍,当年胡氏三世祖胡孟岐、胡孟礼兄弟二人就定居在胡石窑村的东沙古庄梁。待到乾隆三年(1738年),毛乌素大漠南沿暴雨连降数日,叶滩海则湖满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