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安徽胡氏通志》编纂始末
南山发表于 2021-01-30 23:30
《安徽胡氏通志》编纂始末

安徽省胡氏宗亲联谊会顺应时代要求,在全省胡氏各个支系广泛编修自家宗谱的基础上,决定启动编纂一部大型家族地方志书----《安徽胡氏通志》。这部巨著从策划编纂到现在的第一卷定稿,前后跨度达七八年。是一个久久努力,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认真和艰难的历程。

编纂家族通志是胡氏大家庭的文化自信,是地方志书系列中的特色志。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个重视地方志编修的好传统,这已成为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且代代相传定期普修。当年周恩来总理曾向国际友人介绍说“我国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大国,各县都编有县志”。地方志书已成为“国之瑰宝”,且数量众多。据不完全推算,中国现存的旧志有8500余种,100000卷以上,占全部古藉总数的十分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地方志事业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灿烂的新时期,全国编纂出版的地方志书数量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30多年中编纂好的三级志书已达10000余部之多。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山水名胜志等等,更是超过20000余部。在存史、资政、教化方面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2014年4月19日,李克强总理也强调:修志问道,以启未来。

编纂出版《安徽胡氏通志》是响应习总书记号召顺应时代要求、增强文化自信的自觉表现。

《安徽胡氏通志》的最初动议,要追溯到2009年12月上旬召开的首届安徽胡氏宗亲联谊会筹委会。当时滁州市政协原主席胡成功当选会长,他赞成部分宗亲的建议,可以考虑发起编纂《安徽胡氏通志》,以这个载体来弘扬独特的安徽胡氏名人文化和家风文化等,激发海内外宗亲的思乡爱家之情。会长希望秘书处主动咨询相关文化和地方志部门,2011年前后,胡氏宗亲联谊会派人到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就这部志书的编纂业务问题与有关专家进行沟通,得到了安徽省地方志办的基本认可。但那时局限于人员经费、资料等的因素,编纂工作一直没有真正全面铺开。

2015年下半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鼓励全国各地编纂各类特色志。时任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朱文根、巡视员刘成典、市县志处处长胡卫星等专门听取了《安徽胡氏通志》筹办负责人的汇报,鼓励编纂好这部特色志,并且为《安徽胡氏通志》编委会开具了能够在全省通用的资料采集介绍信,还安排刘成典、胡卫星等给予业务指导。在之后的业务培训和资料搜集、考证、充实等方面,省地方志办和合肥市、黄山市、宣城市、芜湖市、池州市、马鞍山市及管辖的相关县区地方志办,都给予了热情帮助。特别是各地的地方志专家提供新老志书中登载的胡氏宗谱内容,胡氏历史人物内容,胡氏独有的习俗,胡姓人物及存世的艺文杂记等,能够确保这部特色志更加出彩。

二、数年编纂历程,凝聚着全省宗亲的意志和努力

《安徽胡氏通志》编纂工作的真正启动,得益于2016年7月在黄山市召开的第四届安徽胡氏宗亲联谊会。在胡国训会长的领导下,会议通过了编纂《安徽胡氏通志》的工作流程和《编写大纲(初稿)》,同时邀请志书专家胡卫星编审进行了解读和辅导。从这次会议之后两三年中,围绕志书编纂工作,省级宗亲联谊会作了大量的组织推进工作,16个市的宗亲联谊组织积极配合,呼应胡家这项文化工程的全面展开。

据不完全的回忆记录,以下列举的活动和相关会议,充分展示了全省宗亲对这项事业的意愿和所付出的努力。

1 2017年4月10日,《安徽胡氏通志》编纂专题会议在天长市千秋集团会议室召开。省地方志办公室派出刘成典、胡卫星出席会议并作业务培训,全省16个市通志编委分会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参加会议。会议围绕志书的凡例、目录、编写大纲修改等进行了讨论,力求达成共识
下一页 (1/7)
回帖(1):
1楼:祝贺!

全部回帖(1)»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