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胡姓的后裔
hawkins001发表于 2007-03-22 21:55
作者: 中华王氏网
2006-09-03
胡姓的后裔
就像杂姓之“杂”一样,这里的“胡”也不是姓,而是古代少数民族的泛称。胡姓之王即古代少数民族的各种姓氏而改成的王氏。
《通志·氏族志》在叙述改姓王氏的少数民族来源时说:王姓“出于河南者则为可类氏,出于冯翊者则为钳耳,出于营州者本同丽,出于安东者本阿布思”。
《通志·氏族志》中所说的“可类氏”在代北复姓中没有,代北复姓中只有“可频氏”,我们怀疑“类”可能是“频”字之误。在繁体字中,“類”,“频”二者形近,很可能把“頻”写成“類“。在可频氏下,《通志》引《贞观志》说:王雄是代人,“泾州总管,庸国公,西魏赐姓可频氏”。《周书》卷十九《王雄传》说:“王雄字胡布头,太原人也。”《北史》卷六十《王雄传》与《周书》基本一样,只是说他字雄胡布头。王雄是代人还是太原人?如果他是代人,那他就是代北拓跋鲜卑人的后代;如果他是太原人,他就是汉族太原王姓的后裔。
我们认为,王雄应该是代人。这从两个方面可以印证。
第一,王雄的字为“胡布头”或“雄胡布头”,这不是汉人的字。
第二,《周书》本传说王雄西魏恭帝时被赐姓可频氏。这不是普通意义的赐姓,不是说王雄本来姓王,被改姓为可频,而是恰恰相反。我们都知道,西魏恭帝时实际掌权者是六镇鲜卑人宇文泰。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宇文泰下令军队中诸将功高者为拓跋卑最早的36个部落首领的后代,功劳略低者为鲜卑99个大姓的后代,一律把姓氏改成鲜卑姓。因此,所谓赐姓,实际上是恢复鲜卑旧姓。王雄被赐姓可频,说明他的祖先原来就姓可频,是代北鲜卑族,进入中原后与汉人融合,逐渐汉化,改成王姓。
王雄出于代人可频氏,也能说明《通志·氏族志》说的河南可类氏就是可频氏。河南在这里指洛阳。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这里,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从此,这些代北鲜卑人就变成了河南洛阳人。王雄家族就是出于河南的可频氏。
《通志·氏族志》所说的冯翊钳耳族,就是指陕西关中地区的羌族。在“关西複姓钳耳氏”条下,郑樵注引《西羌人状》说:“王季之后为虞仁氏,音讹为钳耳。”羌人进入关中地区早在东汉初年就有记载。光武帝建武年间,“以马援陇西太守,讨叛羌,徙其余种于关中,居冯翊、河东空地,而与华人杂外,数岁之后,族类蕃息。”西晋时,江统曾主张把冯翊、北地、新平、安定地区的羌人迁走。北魏时,安定王拓跋燮也说:“冯翊古城,羌魏两民之交。”这说明,关中地区的羌人以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不但没有被迁走,反而更加发展壮大了。
羌人钳耳氏改姓王的例子,有北魏时的宦官王遇。《魏书》卷九十四《宦官·王遇传》说:“王遇,自庆时,本名他恶,冯翊李润镇羌也。与雷、党、不蒙俱为羌中强族。自云其先姓王,后改氏钳耳,世宗时复姓为王焉。自晋世以来,恒为渠长”。汉人与羌人杂居共处自东汉已有之,但汉人改姓羌姓却不见记载。三国时马超的父亲马腾,在与羌人错居时,因家贫无妻,娶了羌人妇女作妻子,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把自己改为羌姓。因此,王遇自己说他的先人本来姓王并不可信,他是在为自己改姓王氏制造根据。
羌人钳耳氏改姓王氏,还有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他们两个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这同样是改姓的一个说头,但理由要比王遇充足多了。
《通志·氏族志》所说改姓王氏的“出于营州者本同丽”,“同丽”应“高丽”。营州是北魏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年)置治所在龙城县(今辽宁朝阳市),乐浪郡(治今辽宁义县)就在营州管辖之内。乐浪郡最早时不是在龙城附近,它的治所当初在朝鲜县(今朝鲜人民共和国平壤市),是汉武帝元封三年
下一页 (1/4)
回帖(0):

全部回帖(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