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马英九远祖墓在淮北?
古戈发表于 2008-07-14 11:15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多次自称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后人,相关报道早已见诸台湾、大陆多家媒体。如此说来,这位籍贯是湖南、祖籍远溯陕西的马英九先生和安徽也有一定的渊源,因为淮北市有其远祖马援的一座墓。
现状:淮北市重点文保单位
6月18日,在淮北市相山区渠沟一片约两亩的平地上,记者看到了马援墓的石质标志碑。碑正面除了马援墓三字,还刻有“淮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字样,是淮北市人民政府2004年元月所立。虽然马援墓的坟头依稀难辨,但墓地依山而建的局势仍很明显。北侧的山脉东西连绵,形成马援墓的天然屏障。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墓北的山名还很好听,人称凤凰山、尧山或天马山。
记者注意到,碑周边的泥土地势比周边略高,里面混有大量的青色砖瓦碎块、碎石以及白灰渣,碎砖残瓦上面的绳状纹路清晰可辨,折射着砖瓦的久远年代。
在碑西侧点种黄豆的任大姐40岁左右,她告诉记者,石碑常吸引人去观看,旁边的庄稼都被踩坏了;她只听说马援是个大将军,对马援身世很感兴趣。
讲述:马援墓险被汉奸盗挖
汉光武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援病死军中。近两千年间,淮北马援墓留下了怎样的传说?在墓地附近的渠沟老街里,记者访问了几位八十的老人。赵盛奎今年86岁,他告诉记者,自小就听说过马援墓,只知道马援是位大将军,其他的了解不多。小时候看到的马援墓周边还很荒凉,马援墓的封土有二层楼那么高,坟前无碑。
85岁的任世恩告诉记者,小时候在马援墓附近见过不少古迹。马援墓东北约2里地的山脚下曾有石刻天马、马童,天马身上的翅膀栩栩如生,他们幼时常爬到石马上玩耍。不过,这个石马在1950年前后被人砸毁,后当石料卖掉了,但天马山的名字现在还叫。至于石雕天马、天马山和马援墓的关系。他们就不清楚了。
赵盛奎还告诉记者,马援墓险被汉奸盗挖一空。那是1941年左右,日本鬼子还侵占着淮北,一刘姓汉奸曾带人盗挖马援墓。下挖约2米时,挖到了坚实的青砖墙,青砖硕大,以子母扣相衔接。由于传闻墓里设有机关、暗器以及毒气,盗墓者怕丧命又回填了盗洞。
83岁的丁在文告诉记者,农田改造后,马援墓周边低洼地逐渐垫高,封土渐被摊平;墓室应该在地表以下几十米深,他认为墓里应当保存尚好。
溯源:《水经注》里有记载
淮北市汉画像专家、老文物工作者高书林告诉记者,淮北有座马援墓有据可依。早在《水经注。睢水》里就有了淮北马援墓的明文记载:“睢水东迳石马亭,亭西有汉故伏波将军墓。睢水又东迳相县故城南,宋共公之所都也。”
高书林认为,睢水就是现在的濉河;记载的石马亭在上世纪50年代还有迹可寻,当在马援墓东北约2里处。他在上世纪70年代进行田间文物调查时,曾听当地老人讲述过位于山脚下石雕天马的故事:马体高大、肋雕双翅,小孩子很喜欢爬到马背玩耍;“天马造型符合汉代风格,淮北地下汉墓中出土了不少石雕天马画像,即可印证。可惜这件地上石雕天马实物毁了。”
高先生说,根据马援墓未破坏时的封土形状、附近出土的砖瓦,可判断是座汉墓。《水经注》中马援墓的记载,实地文物调查可以相互印证。研读《水经注》可知,郦道元确实到过淮北、萧县一带。而他的生活年代约在公元466~527年,距马援死后仅400多年。郦道元记载马援墓时,应该有可信的见闻作依据。
《新安晚报》记者 崔恒 2008/06/24
回帖(8):
8楼:台湾桃园县兰花专家马先生最近来安徽宿州,当他得悉胡氏宗亲网上有《马英九远祖墓在淮北》的资料 ..
7楼:看帖及时回帖是对每个宗亲发表的文章一种尊敬,大家一起顶吧
6楼:我们网站和零点在线宗亲合作开发“中华胡氏寻根数据库系统”(http://hmmshoe.com/bbs/root/inde ..

全部回帖(8)»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