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关 于《一 座 楼 的 客 家》
九级半发表于 2008-09-12 11:10
[创作随记]关 于《一 座 楼 的 客 家》
长篇纪实散文《一座楼的客家》是中国第一部一座土楼的速写画,更是第一部描写土楼客家家族真实生活的素描画。
多少年来,我读过大量的描写土楼的作品,包括散文、小说、文史、论文等,给我一种感觉是:文学作品太虚假太虚浮,散文只报喜不报忧;一些非土楼作家写的小说,把客家土楼人的生活写得很残忍,完全扭曲了客家文化背景下的土楼生活,显出对客家文化的盲目、无知与亵渎;而非文字作品则存在太虚幻的缺陷,很难让读者对土楼生活产生真切的印象。许多游客、网友渴望知道:客家家族几百人共处一楼是如何生活的?另外,许多描写土楼的作品重楼不重人,读者很难感觉到土楼人真实的生存本相与精神状态,客家人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客家人同样存在不少在特殊生态环境下滋生的先天缺陷,不敢反思客家的不足是懦弱的表现,对重塑客家精神、建构客家文化有害无益。其实,每一座土楼都是每一个人,每一座土楼都是设计者的精神图象。了解一座楼的文化,大概就可以了解楼中人的精神品位与学识修养。每一座楼都是一个社会,楼与人的影响是双向互动的。除此,我在奋耀堂土生土长几十年,我能真切地体会到土楼人的酸甜苦辣涩,土楼人的性情气质、为人处事、心理状态与精神品位,楼中幼稚孩童到耄耋老妇四代人的性格特征与生活轨迹。望着奋耀堂日渐破败崩坍,听到熟悉的老人一个个去世,我有一种书写楼事楼史、留下历史流痕、还清心灵之债的愿望,萌生了写《一座楼的客家》的冲动。它是写楼,但更是写生活状态下的土楼客家人。
这部书构思了好几年,却迟迟无法动笔。一是我在高中教学中几乎没有闲暇,心境无法沉静下来,心浮气躁,缺乏创作氛围。二是为如何处理它的结构费尽了心思,本想借鉴意识流小说的“鲜花结构”,但考虑到读者的承受能力,我放弃了,最后只好采用传统的散文结构法。三是我遭遇了如何处理真人真事的困扰,你将如何对待熟人族人的局限?最后,我还要处理好艺术层面的一些技巧问题。我不能仅仅写一座奋耀堂,还应该以点及面,以小见大,以“个性”观照“共性”,调控好“意”与“象”的艺术关系,因为只写一座土楼不及其余,同样是不完整不真实的;事象浮华与空洞枯燥同样令读者生厌。我要尽力回归中和均衡的艺术状态,让读者真正感受客家土楼与客家生活的原生状态。其实,不论创作勇气还是艺术功力,我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无管如何我想为一座土楼作传,想为其它土楼作出个人化的阐释,想为客家人的精神世界描出一幅探索性的心灵景观。
今年暑假,2008届学生高考结束,我才有时间坐下来写这部已构思几年的作品,整整二个月第一次用电脑敲出了初稿,并作了修改。至于它有多大的艺术价值,把它交给专家与读者吧。
胡赛标
2008年8月26日于怀亲楼
[作者简介] 胡赛标,福建师大中文系毕业。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闽西文学院聘任作家,永定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永定县政协委员,《永定文史资料》编辑,高级教师。
1990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微型小说选刊》《短篇小说》《儿童文学》《中国校园文学》《国际日报》《美国侨报》《华人世界》《名人传记》《中国旅游报》《人民政协报》《教师报》《长江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州晚报》《炎黄纵横》《福建老年报》《福建侨报》《客家》《环球客家》等发表文学作品40多万字。作品曾几十次获新浪网、人民网、《中国校园文学》《福建文学》等举办的全国性征文一二三等奖。有散文作品被海峡卫视、梅州电视台、龙岩电视台制成专题节目,选入龙岩市期末统考试题、《新课程复习指导丛书》。作品集《九级半的土楼村》曾获“中国当代校园图书奖”、第三届“闽西文化奖”。小传收入《小小说作家辞典》《全国中学教师作家十八家》。
回帖(6):
6楼:中川的词是我写的,其它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的词是请龙岩市的作家写的。初溪土楼群的词是以前 ..
5楼:哈哈!还不晓得赛标兄也有幽默的一面。我知道土楼的导游词是你写的,看过几遍,已烂熟于心,尤其 ..
4楼:南山兄:中秋节快乐!
您过奖了!《一座楼的客家》正想法筹钱出版(因还未出书,暂没在网上 ..

全部回帖(6)»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