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央 视 约 访
九级半发表于 2009-03-15 09:58
央 视 约 访
□胡赛标
今年3月1日上午10点,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魏宝和编导,从虎豹别墅拍摄现场打来电话,叫我将准备的个人照片顺带下去,要采访我。
此前,我和魏导《永定土楼》摄制组已在凤山宾馆见过面,魏导送给我五集纪录片《土楼》的拍摄脚本。我按县宣传部胡健部长、苏定才副部长的要求,为摄制组寻找了一些拍摄资料,并联系了拍摄人物远在广州、深圳的亲属,包括著名画家胡一川先生的女儿胡珊妮等。上星期宣传部吴雁科长又叫我改写《中川童谣》《客家童谣》送下洋小学,由胡校长组织学生演练……
我不知道魏导要黑白老照片还是彩色近照,慌忙挑了七八张各个时期的个人照片,发现青少年时的老照片只有可怜巴巴的二张,以土楼为背景的老照片本来不多。我打电话向大哥求援,没想到电话是侄女接的,说大哥病得很重,拉血,叫广州打工的侄女回来见最后一面。我一下心潮难抑,眼雾茫茫……这几年真是苦了大哥,被癌魔折磨得骨瘦如柴,我却爱莫能助,愧疚酸楚。
来到虎豹别墅,侄女还是送来了不久前大哥帮我找的一张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全家福黑白照片。县电视台朋友苏朝阳说:“你怎么穿条纹浅色衣服?要换深色的才不反光。衬衫也不行。”我说:哦,我人黑买的衣服都是浅色淡雅的。他说:有没有黑色的衬衣?我说:没有。他又问:有没有像我一样的秋衣,蓝色的?他边说边掀开了外衣。我说:没有。我的秋衣不是白色就是浅黄色的。答得他一脸失望。他很着急地反复问,我差点笑出来。他说等下看魏导的意见。见了魏导,魏导望我一眼说:“胡老师,怎么几天不见就变得这么憔悴,啊?”我只是嘿嘿笑。朝阳说:“魏导,他的衣服是灰白的,要不要换呀?”魏导打量我,说:“还行。”
进入虎豹别墅第二展室,里面已经布置了采访现场,有橙色的灯光、高高的摄像机、黑灰蒙蒙的土楼布景等。没想到展室里有几只苍蝇,而魏导对现场要求非常严格,叫二位摄像师用苍蝇拍电、赶,追来逐去,花了半个多小时。我问:“苍蝇有什么关系吗?”吴科长插话说:“苍蝇飞来飞去更有生活气息呢。”魏导沉稳道:“等下有只苍蝇停在额头上就不行了。”摄像师叫我坐在靠背椅上,反复调试了几次位置,魏导就坐在我的斜对角。我移了下位置,魏导说:别动。我瞟了下显像屏,觉得头偏左了,就将头摆正了,没想到魏导说:不能动。我只好将头偏回去。魏导又站起来,捋了捋我两侧不熨贴的发丝。魏导叫我说胡冠群先生开设大观楼照相馆的故事,还给我示范了一遍。我试讲了一遍。魏导说:“胡老师,不要紧张,你就把我当作你的学生讲胡冠群的故事,啊?”我心里其实并不紧张,因为面对镜头也有几回了,但要我复制魏导的话却一时不适应。录了一遍后,魏导不满意。我又尽量将魏导的话重述一次,没想到我记不全,魏导叹了一口气。魏导叫我先想清楚再讲。我愣愣地想了一阵。其实不是背稿也很难不走样。再录一遍,魏导又微微地叹气,说:“胡老师,你是教语文的吧?”我点头道:“是呀。”魏导说:“要记住几个关键词,啊?”我说:“好。”魏导又示范说了一遍:“……胆大的才勉强给胡冠群照相。”我一听,又傻眼了:刚才的词又被魏导艺术地修改了。心想:我就按魏导的词复述吧。重录一遍。没想到魏导还是沉重地叹了一口气,与摄像师对望一眼。魏导鼓励道:“这次好多了,不过要绘声绘色,不要有习惯性的语气词,啊?”我上课不会有赘词,大概要边想边讲就出现停顿语气词了。魏导以为我紧张,把我的大眼镜摘了。我便觉得灯光非常刺眼,很不习惯,但只能按导演的要求去做。再录一遍,魏导举起右手,拇指一捻,说:“好,过了。”其实,我心里清楚自己的复述达不到魏导“绘声绘色”的要求,魏导也只能给我“导”不可能给我“演”,我的表情一定是很单调生硬的。我忽然明白中央电视台与海峡卫视的采访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央视是“艺术化”的,采访对象是必须按它的艺术标准来讲述的;而海峡卫视是“原生态”的,采访对象与环境有更多的自由空间与自
下一页 (1/3)
回帖(3):
3楼:我喜欢看这样的好消息!楼主有本事,有能耐,能上中央台节目,光荣!
2楼:呵呵,铁华兄过奖了。我只是在《永定客家土楼》纪录片中闪一下脸罢了。98/100都是别人的镜头。据 ..
1楼:近几个月来赛标兄可谓是喜事连连,名义双显啊!昨晚游览了赛标兄的"九级半博客",大饱眼 ..

全部回帖(3)»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