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 2009.08.30
胡姓是当代中国第十三大姓,拥有人口一千八百多万,主要居住在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贵州、江苏、河南等省,分布在我国二十多个民族中,有的远居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
胡姓在连云港市也是比较大的姓氏,其中主要一支当属东海胡氏。
东海,指古地域名,与现在的连云港市东海县完全是两个概念。我国在秦朝置三十六郡,东海为其一。楚汉时东海郡分为二:东为郯郡,西为薛郡。汉时改郯郡为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为海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改为东海郡。唐初时改为海州,天宝、正德年间又改为东海郡。宋金时依旧。元时曾改为海宁州。明时又改为海州,隶属淮安府。海州下设七都,东海为其一都。据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问世的《云台新志》记载,唐后的八百年,东海县治一直在南城(今新浦区南城镇,古称凤凰城,凤城),其辖境相当于今之东海县、沭阳县、涟水县以东,淮水以北,连云港等县市地区。而胡姓中著名的一支,从明时即居住在连云港市区、云台山周围及灌云、灌南等沿海一带,史称东海胡氏。
东海胡氏的始迁祖是明朝名将胡海。胡海墓葬在连云区陶庵丫髻山下。胡氏宗祠在新浦区南城镇上。《东海胡氏宗谱》第三次续修工作至2008年底已全面完成。
一、胡氏源流
东海胡氏源自黄帝,脉承虞舜,得姓于胡公满,隆基业于淮阳城,支发安定,祖系胡瑗,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黄帝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号轩辕氏、有熊氏,是中国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社会部落联盟的领袖,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舜帝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号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是黄帝的第九世孙。据《史记•三代世表第一》载:舜以上远古祖先的世系依次是: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蟜牛——瞽叟——重华(舜)。胡公满是舜帝的第三十三世孙,是周文王的女婿,封于陈地,谥号“胡公”,根据古代谥法,弥年寿考曰“胡”,正允背私曰“公”,也就是说其人长寿而誉满天下,公正诚信而深得人心。胡姓系其子孙以其谥号为姓。胡公满享国五百八十八载,君王二十六代,造基业于淮阳,昌子孙于天下。
安定郡建于西汉武帝之时,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一带,那里是泾河的发源地,土地肥沃,是国家的咽喉之地。据史书记载,胡姓在安定出现最早,西汉时此处屯兵近百万计。胡建,字子孟,孝武帝时封守军正丞相,在西陲边地安疆保民,抵抗匈奴、楼兰入侵功勋卓著,青史流芳。胡建为安定胡氏开创者。胡建的六世孙东汉胡广,历侍东汉之安、顺、冲、质、桓、灵六帝,官历司空、司徒、太尉、太傅,封东乡侯。隋初,胡氏已成为安定大族,由此名显于世,其子孙也多以安定为自豪,“安定”也就成为天下胡氏引以为自豪的徽号(堂号)。
北宋时期的大教育家胡瑗,字冀之(993—1059),祖籍就是安定,当时学者称之为安定先生。他初为湖州教喻,后入宫为太学教授、天章阁侍讲、太常博士,是桃李满天下的一代教学巨匠,教育宗师。据《东海胡氏宗谱》记载,胡瑗是东海胡氏的远祖,也是东海胡氏的中兴祖。根据最近胡氏族人代表去苏南、安徽、山东等地考察所发现的资料记载:胡海父为怀葛公,讳伴哥。元至正丙申年(1356年)五月起义,反元复明,洪武改元,调大兴卫左所。洪武十六年(1383年)体衰告老,子海代之。伴哥公以上接伯暘公。东海胡氏始迁祖胡海乃胡瑗之十三世孙。
二、胡海其人
胡海,是东海胡氏的开基之祖,是明初的一代名臣。关于胡海的情况,《明史》、《隆庆海州志》、《康熙海州志》、《嘉庆海州志》、《中国通史》、山东日照的《安东卫志》、烟台年平的《宁海州志》、《东海胡氏宗谱》、《安东卫胡氏宗谱》、《宁海卫胡氏宗谱》及有关书籍、网站都有记载。他晚年爱东海,以东海为家,病故后葬东海,为东海之民。现综合介绍如下:
胡海,字海洋。祖籍安徽定远、凤阳、江苏盱眙一带。生时不详,卒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