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县图志》为唐李吉甫所撰。吉甫,字弘宪,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
生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卒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旧唐书•李吉甫传》
说他“少好学,能属文”,“该洽多闻,尤精国朝故实,沿革折衷,时多称之”。著有
《六代略》、《百司举要》、《元和十道图》、《删水经》和《元和郡县图志》等,但
只有《元和郡县图志》流传下来,其余几种早已亡佚。[编辑本段]【简介】
《元和郡县图志》写于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当时正处于藩镇割据的局面。
按唐代政区来说,起初基本上实行的是州、县二级制。贞观年间分全国为10道,即:关
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到开元年间,又析关内道置京畿道,析河南道置都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南三道,
分江南道为江南东、西二道和黔中道,这样就成了15道。但道只是监察区,并不构成一
级政区。州的长官仍然听命于中央。而在安史之乱以后,一些藩镇“大者连州十余,小
者犹兼三四”,实际上形成州县以上的一级政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即以贞
观十道为基础。唐中叶以后,陇右道被吐蕃占去,但为了表示有志于“收复故土”,仍
列于最后。又按照当时的情况,分为47个节镇,将所属各府州县的户口、沿革、山川、
古迹以至贡赋等依次作了叙述。每镇篇首有图,所以称为《元和郡县图志》。但到南宋
以后图已亡佚,书名也就略称为《元和郡县志》了。[编辑本段]【贡献】
《元和郡县图志》在魏晋以来的总地志中,不但是保留下来的最古的一部,而且也
是编写最好的一部。清初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
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
能出其范围。”
《元和郡县图志》的内容非常丰富,作为一部讲述全国范围的地理总志,首先对政
区沿革地理方面有比较系统的叙述。
在每一州县下往往上溯到三代或《禹贡》所记载,下迄唐朝的沿革。其中特别是关
于南北朝政区变迁的记载尤其可贵。记述南北朝时期的正史,除《宋书》、《南齐书》、
《魏书》外,其他各史皆无地理志;《隋书•地理志》虽称梁、陈、北齐、周、隋五代
史志,但隋以前的四个朝代较为简略;《水经注》虽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名著,但它毕竟
是以记述水道为主,因而《元和郡县图志》有关这一时期的叙述至关重要。《元和郡县
图志》中在每一县下都简叙沿革及县治迁徙、著名古迹等,还作了一些必要的考证。如
京兆府万年、长安、咸阳三县均有名叫细柳营的地方。《元和郡县图志》在“万年”县
下注明:
“细柳营在县东北三十里,相传云周亚夫屯军处。今按亚夫所屯,在咸阳县西南二
十里,言在此非也”。又在“长安”县下载:“细柳原在县西南三十三里,别是一细柳,
非亚夫屯军之所”。在“长安”县下还有关于秦阿房宫、汉长乐宫、汉未央宫及秦始皇
陵等遗址的记载。所有这些,都对我们研究历史上的政区变化,考证一些名胜古迹遗址,
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某些弄不清楚的问题,书中也并不是武断地下结论,而是抱着存
疑的态度。如《元和郡县图志》卷2京兆府兴平县(今陕西兴平县)对马嵬故城的记载,
就说:“马嵬于此筑城,以避难,未详何代人也。”又如,卷9申州义阳县(今河南信
阳市)对平靖关城的记载,只是说:“旧有此关,不知何代创立。”这些都反映了作者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自然地理方面,资料也极其丰富。在每县下记载着附近山脉的走向、水道的经流、
湖泊的分布等等。在这方面自班固著《汉书•地理志》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