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附虚构家史族史,宗谱史屡见不鲜,使历史不清不明,是福是祸?可叹!”
我看到宗亲的这一句:颇有同感,初时为自己的宗谱上祖世系是三王五帝之裔,是黄帝七代孙虞舜帝之后,为什么到我们近代史就这样无出息呢?认为肯定有攀附历代名人为祖宗的虚构之嫌,
最近拜读了历史学家的这长篇文章,才知道攀附圣贤,自高门第,并非是我一族之作,始有历史就有攀附之始,黄帝并非是我胡姓攀附的虞舜的上七代之祖,更是华夏所有姓氏的共同攀附的始祖。
论中华民族攀附“黄帝”,或“炎黄”为共同祖源想象的中国国族建构,
分为:战国中的黄帝。
史记中黄帝后裔。
汉晋时期北方华夏边缘的黄帝攀附。
汉晋时期西方蜀人的黄帝攀附。
唐宋国族对黄帝的攀附,
明清时期编修宗谱的普遍性,及认黄帝为始祖的共同攀附。
(因为这文章太长,让人看到头晕,仅以重要段落为例,仅以目录就知悉其中之意了)。
中华民族与族谱书写的发展历史,可解读为:藉此记忆建构,书写,可与黄帝或炎帝,血脉相通的族群(单位)有文字族谱记忆的家族——愈来愈多、愈来愈普及于中国社会的中下层。最后在历史记忆与历史事实基础上,在国族主义蕴含的个人主义精神上,晚清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终于将黄帝与每一个中国人系上想象的血缘关系。(看来要将每一个人的血缘系上炎黄二帝之纽带来之不易,是经过历代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而取得),
论:攀附圣贤,自高门第家世。认圣贤功臣为祖,为繁荣姓氏家族文化,促进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效用: 族姓不仅是家族的标记,同时也是人们在家族社会安身立命的“护照”。与此相应的是古代社会攀附名人,认祖联宗的文化习性。
一:是扩大了家族范围,取得了更多的家族互助的机会,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历史上的几位圣贤被众多的后世家族共同奉为祖先,这就给本来无甚瓜葛的族姓提供了联宗的机会,根本的归一,体现了文化的认同,民族文化的凝聚力由此生发。从当代海外华人的寻亲热潮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二:是重视远祖的文化名位与历史声望给家族文化树立敬仰的精神偶像,有助于培养家族成员的荣誉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不给祖宗脸上抹黑,不要辱没先人,成为一般家族的民俗心理。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作用下,人们有了更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从这一角度来说,攀附圣贤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越,高于,虚构历史的消极作用。
我转载此类文章的目得,我觉得大部分宗亲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对自己的支系宗谱同有攀附之叹,让宗亲们了解攀附并非是一姓,一族之弊也!不必耿耿于怀,增加对我族我祖的一点包容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