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江苏睢宁胡氏族谱
回帖:后代,他的部分子孙则追认他的祖父文定公胡安国为始祖。胡大疆由明经跻仕,在朝中担任御史中丞,后赠龙图阁大学士。他生有一子胡邦仁,
1.从该谱的远祖世系(胡颛--允迪--敬祖--安国)看,与湖南谱上胡安国世系完全不一样,很难有资料证明胡安福(胡颛--允中--缮祖--安福)是胡安国众多族兄弟中的一个。2.目前尚不知道胡寅有儿子胡大疆字守正,曾过继给胡容为子,已知胡寅的儿子为大原(大常、大经情况不明),无大疆。3.这种过继法与上一代非常相似:胡容与夫人开始并没有子嗣,于是把族弟胡寅的儿子胡大疆字守正,过继给胡容为子。此后,胡容陆续生有二子:胡大引、胡大张。而上一代是:胡安国从同祖中排行第三之兄胡淳子胡寅过继为子,后来又陆续生有二子:胡宁、胡宏。不同的是胡寅自始至终都是胡安国的儿子,而“胡大疆依旧在家谱中归入胡寅的后代”,这种说法让人感到含糊不清。4.胡寅是否有胡大疆这个儿子,待考查。
三。据浙江缙云东山胡氏谱记载:缙云东山胡氏始祖胡森的第三代为胡安国,三子寅、宁、宏,胡寅有五子:璜,(王真),(王白),珏,璞。首先胡安国之父胡渊,祖胡罕,这是史料上记载的(请见宋代游酢的《游廌山集》卷四中 〈宣义胡公墓志铭〉),非森。其次,胡寅这五个王旁儿子都不属于“大”字辈,而且缺乏史料记载。
四。据浙江缙云盘溪胡氏族谱记载:缙云盘溪胡氏始祖为胡寅的儿子胡栋字大桢。胡安国长子胡寅(1098—1156),字明仲,从建宁迁居丹阳。生五子,“逢时不靖,适金辽之乱,兵?数扰,皆挈眷避难于婺、处、温三州”。胡寅次子胡栋,字大桢,高宗时任义乌教谕,奉调温州,途经缙云南乡,见其地山环水绕,风景甚好,即辞官居此,且以姓名其地为‘胡村’”。在这里迁居丹阳的不是胡宁而是胡寅,而且,后来这个栋公与宁海胡氏还有一定的关系。胡寅五子为:材、栋、木萼、木角、木襄(后增补为七子:木梁、栋、材、松、樟、木乐、木襄)。
胡寅一生有不少著作文章涉及到自己的家庭子女,如《亡室张氏墓志铭》。胡寅原配张氏,名季兰。原张邦昌见胡寅中甲科进士十名,(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欲与女妻寅,胡寅逃之三日,同科进士荐张哿女。第二年(1122年)在开封结婚,时年十有五。十二月携妻荆门省亲,宋史有载。张季兰比胡寅小十岁。生大观二年(1107年),卒于绍兴七年(1137年),享年三十,葬于潭州湘潭县龙穴山先妣王令人之右。生子大原,字伯逢,宣和六年(1124年)生(见斐然集卷二十六)。胡寅继配翁氏,后来是否还有曾氏继配,尚不得知。但如胡寅有五至七个儿子,而史料上却不见任何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令人费解的事情。
五。据浙江临海白水洋镇黄奢胡氏族谱,记载了胡安国的另一个世系版本:台--万一--子章--永中--琛--杭--季超--璟--元亮--彪--彬--珏--小纪--允迪--敬祖--安国--寅、宁、宏、宪。其中安国公上面两代:允迪--敬祖与上虞谱记载是相同的。“万一”公即浙东一支胡氏始祖胡进思,这些都不去关注了(另文讨论)。我们只关注在这个版本上,胡安国的孙子有这几个:大桢(胡寅)、大露(胡宁)、大时、大壮(胡宏)、大志、大向(胡宪)。加上其他堂兄第,黄奢胡氏族谱上胡安国家族的“大”字辈一共二十七个。
六。浙江三门梅坑胡氏族谱和临海白水洋镇黄奢胡氏族谱记载相同,允迪--敬祖--安国--寅、宁、宏、宪。至此已经有四种浙江胡氏族谱都记录了胡安国的同一源流,并在胡安国第三代上记载也基本相同:胡寅子大桢,胡宁子大露,胡宏子大庄(疑是大壮)、大时。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浙江各地关于胡安国的世系及子孙记载大致相同,而和湖南族谱记载却大不一样?
从上面三个不同地区(缙云、临海、三门)的族谱都记载了了胡寅确实是有一子大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从相关资料得知,胡寅原配张氏卒于绍兴七年(1137年),继配翁氏,归胡寅大约是1147年。此期间大桢是否由妾所出,不得而知。另外也有必要了解胡寅这段时间的活动行踪,希望国
下一页上一页  (2/4)
下一楼›:因照片是在老家拍摄,所以无法重新上传新照。
对我族谱3-5系我也持怀疑态度,希望能考证清楚 ..
‹上一楼:由于图像模糊无法卒读,请将第32张照片“林公传”重新上传一次。南山

查看全部回帖(35)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