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安徽绩溪胡氏专栏  (已更新第11楼: 绩溪学人的“李改胡”丛论)
回帖:初,以散骑常侍职,领兵镇守新安。因官于此,遂家于此。起初居住在歙县东隅的华阳镇(今绩溪县县城)之大松林,再迁荆林里(即龙川)。胡焱就是龙川胡氏的始迁祖、一世祖。
胡焱,龙川胡氏谱牒资料记载说:“字子琰,仕东晋,拜监察御史,出按广东,官至散骑常侍。大兴元年(318),提兵镇守歙州。民赖以安,敕赐田宅于新安之华阳镇,因家焉,子孙散迁郡邑。”这儿说的歙州、新安,都是古徽州的旧称。
新安是古徽州在两晋和南朝时的称谓。公元280年,也就是西晋太康元年,晋灭了吴国以后,古徽州才由吴时的新都郡改名为新安郡。新安之名,来自黟县境内的新安山(今属祁门县)。歙州则是古徽州在隋唐时的主要称谓。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因“罢天下郡,以州统县”的原因,将新安郡改为歙州。隋炀帝时,恢复郡的建置,又将歙州复名为新安郡。到了唐朝初期的武德年间,又称旧徽州为歙州;唐玄宗天宝年间,还一度恢复新安郡的称谓,但很快到了肃宗时又称歙州,此后直到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才定名为徽州。作为郡级、府级、地区级的地名,徽州,一直使用到1988年黄山市成立的前夕。徽州之名共用了867年,可谓历史悠久。龙川胡氏谱牒资料的这种混称,正是珍贵的隋唐时期谱牒资料的遗痕,是胡氏源远的佐证。
  胡焱镇守新安的政绩如何?龙川胡氏谱牒资料中有一首《新安父老歌》可窥之。歌作于咸康五年(332)十月,此时的徽州确实称为新安,其歌词曰:
   有田有地久荒废,侯来为政心傍徨。
   力役无征民无妨,区划开垦有奇方。
   三年沟浍水洋洋,男事耕兮女事桑。
   丰衣足食遂安康,愿公福禄永无疆。
   噫嘻再歌兮足食,足食赖公田野辟。
  由此可见,胡焱来到新安之后,扰民的征役被中止了,久废的田地被复垦了,水利得到了重整,农桑生产得到了恢复,使新安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在金秋后的欢庆中,百姓们既讴歌胡焱,也在为胡焱祈寿。
  胡焱定居龙川,被后人奉为一世祖、始迁祖。胡焱定居龙川,是爱其山川秀丽,但也不忘山东故里。因此,在他的子孙辈中,都安排了一、二位后裔返回山东。谱牒资料显示,从8世到21世,龙川胡氏的子孙迁往他处的还有8世的以仲,分居浦口,以济,分居宣城;13世的从尚分居六都,从 玢分居七都,从晖迁歙县;17世的师尹分居华阳镇,师泰分居大松林,师民迁居岭里;20世富实分居杭州;21世念五之弟念六分居淳安。其主流,仍住龙川。到了22世,龙川胡氏有了一个大发展,而且大多都住在龙川,其支流(派)繁茂众多,这是后话。
  胡焱及其子孙们,凭藉从山东带来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儒家文化传统,在龙川这片热土开始了数十代隐逸与耕读并举的生活。其二世祖志康,是龙川最早的拓荒者,继其志的还有三世祖延庆、四世祖万成,他们亦耕亦读,心态平衡,硬将茫茫的荆树林开辟成田陇庄园。到了五世祖汝能,龙川胡氏子孙才开始走上仕途,他累官至潮州太守。其子,六世祖胜琳又继续在龙川经营田陇,七世祖永智又入仕任严州府同知;八世祖以荣、九世祖泰元,继续立足龙川,耕读不已,至十世祖思谦又步入仕途,官居太师,爵封魏国公,在龙川留下了太师墓道,在府志中留下了芳名。此后,思谦之孙张获、五世孙叶环、七世孙仪凤,分别官居建德、遂安、常山的县尹,八世孙师舜授江西建昌府同知,十世孙子荣为杭州枢密使,十一世富贤授杭州国师。在累代的耕读中,既开拓营建了龙川,又有不少人走上了仕途,对国家作出了贡献。
  胡焱在龙川胡氏各种谱牒资料中均被列为一世祖。从一世胡焱到二十一世胡念五是龙川的统系,其图系(名字的左上方数码为世次,右下前一数码为兄弟共几人的数码,后一数码为该人在兄弟中的次第。此后相同,不另注)如下:
  1焱2-1—2志康3-1—3廷庆3-3—4万成2-1—5汝能2-2—6胜琳3-2—7永智2-1—8以荣3-2—9泰元3-2—10思谦3-2—11行仁2-1—12张获2-2—13从运2-1—14叶环2-2—15五1-1—16仪凤2-
下一页上一页  (2/4)
下一楼›:http://www.longchuanly.com/2009/0311/101.html
  现存的绩溪旧县志有四部:万历辛已(15 ..
‹上一楼:自己查一下万年历:http://www.china95.net/wnl/wnl_3000.htm
要说明的是,常有人反映,查现 ..

查看全部回帖(50)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