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广西平南县胡氏宗族简介
回帖:br/> 确凿的史料和实物告诉我们:胡以晃的家世,在可考的先辈中,元、明以后,多是仕宦富有者,数百年间,虽然几经迁徙,由江西,广东而至广西,但家道始终不衰,最后成了广西山区罕见的巨富。胡以晃出身于这样的家庭,说他“家本素封”是一点也不假的。在太平天国的所有主要领导人物中,他可以说是出身最富的一个。
二、逼上梁山
  一八二一年(清道光元年),刚满四十八岁的胡琛死了。他霸占的大量山场田地,“手创”的四十八万斤粮租,亲自筹建的几座青砖瓦屋,由三个年幼的儿子继承着。胡以晃当时还不满十岁。
家庭的重大变故,造成了“家道”的急遽逆转,从迅猛积累财富向迅速分散财富转化。“为了讲排场,比阔气,兄弟们争着卖田地”。一八三五年(道光十五年),他们把高帝村附近的一百二十多亩田地,以三百两银子卖给了邻村的黄超举。有一次,为了给一个新生的婴儿请满月酒,也卖了好几十亩田地。在家庭迅速中落时,兄弟们发生了意见分歧。最后吵吵闹闹地分了家。一八三九年(道光十九年),二十七岁的胡以晃愤然离开了罗文村祖居,独自“迁大同里山人村结造庐舍”。从此,他深居简出,成了名符其实的“山人”了!
大同里的山人村,在山人冲中段,到路三里的罗文村,走山间直路也有四十华里。山人冲全长二十华里,群山重迭,密林遮掩,荆棘满途,人迹罕至。冲南有双田口,冲北有大阨营,各距山人村十华里,乃山人冲外出的必经坳口。翻双田口南出,即罗文、八峒;越大阨营北行,通龙坪、大瑶山。冲西北有高七百米的枫木界。翻界西去,就是鹏化里的花洲和思洪、思和、花王、邓塘四水的广大地区了。
胡以晃在山人村结造的庐舍,依山临水,坐落在一块宽约四亩的平坡上。庐舍是一座三间,外加两廊,夹杂几间小屋,全部用河石砌脚,泥砖作墙。正屋三间,深五米,全长十七米左右,屋前有个灰沙地堂,绕以围墙。大门东向,另有朝南开的取水小门。整个结构格局,不过是山庄田寮而已!和他的罗文祖居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但谁会想到,这样一座深山密林中的小田寮,竟成了藏龙卧虎之地,一场震惊世界的农民革命风暴,就是在这小小的山庄首先发动的呢?
胡以晃为什么移居山人村,独处一方?
有人说:出于革命的需要。这个论点未必成理。因为当他在道光十九年迁居山人村时,连洪秀全自己还在科举与革命的十字路口踯躅徘徊呢!
有人解释:因为胡以晃兄弟分家以后,他分得的田产多数在大同里一带。为了就地收租,照顾产业,所以有乔迁之举。这种说法,也不见得合乎实际。因为山人冲遍地皆山,可耕田地甚少。如要“就地收租,照顾产业”,何不移居大旺、水宴、九槐一带平原大垌,偏要蛰居人迹罕至的山人冲呢?
又有人说:因为胡以晃家道中落,加以科场失意。如是萌发了隐迹林泉之念,迁入山人。胡以晃“曾应童子试”,且在关键时刻功败垂成,确是事实。《胡氏族谱》记其事说:“以晃公乃琛公之次子也。满清武庠生。曾应科,才艺压场,本选高魁;惟尾场大弓被误,顿虚虎榜题名。时即群雄亦闻风太息!”
可见,科场失意,功名不就,对“抱负奇伟”的胡以晃,确是沉重的打击。但是,胡以晃是个“性豪爽,讲义气,肯疏财,好交游”的人。《贼情汇纂》说他“虽系乡民,然好高鹜远……而喜结客。”所以隐居山人,终老林泉,并非他的宿愿。当洪秀全、冯云山与他接触,对他晓以大义时,他便毅然走上“隐居”的反面,归附农民造反去了。
还有人说:胡以晃成年以后,兄弟之间有矛盾,同时受到八峒公福社有钱有势的卓姓地主的打击、排挤,所以移居山人村。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而且是胡以晃所以归附农民革命的重要原因。
据胡以晃许多同宗后人说:他从一八三九年移居山人,十年中仅回过罗文老家一次,那是为了祭扫祖墓,并非探望亲人。而八峒的亲友们去探望他,虽然招待食宿,但态度十分冷淡。胡以晃同祖叔伯八人,堂兄弟二十六人,同胞兄弟三人,以晃同他们都甚
下一页上一页  (2/8)
下一楼›:不错哟!胡氏骄傲!
‹上一楼:1。加强各级族委会的建设,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一个人纵有小恩小惠之心,而无为大众这义,终为小 ..

查看全部回帖(33)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