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我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回帖:完全同意胡琼宗亲的看法。另强调补充几点对网络技术原则的误解:
1。如使用 数据库,应提供个人上载工具由用户个人直接录入。不应由版主代劳。

2。 数据库对宗亲网不合适。 人口普查只有政府可以做到。请放弃这一目标。
数据库资料应放在[个人资料]中。而文字搜索已成为网站自带功能。无须再建数据
库。
3。版主一定要声明:不负责任何资料的准确性,及数据的汇总,整理,和录入。一
切法律责任由用户个人负责。
4。版主是管理者,不是用户。你负责提供平台设备和倡导监督。用户自己提供内容。
这是新兴网站的建设方针。
5。复制拷贝历史资料是正当合法的,因为那是文化遗产,不受版权保护。而版主们
汇总整理的超级大贴则应申请版权保护。
6。胡姓网数网并存绝不是资源浪费。这是繁荣的体现。胡姓在同百家姓里的另外99家
竞争。不能只有一路军团。多多益善。
7。版主的研究成果故然意义重大。但是更要注重网站的建设。再好的研究成果用户
读一次就拿走了。要让用户回头,靠天天出新成果,一天一大贴不可能。怎么办?

8。寻宗问祖是来的理由,光宗耀祖是留下的理由。现有大批胡姓达人退休后开始寻
宗问祖。如果他们在我们的某[网上祠堂]对上了族谱,或在[史料馆]找到了宗脉,
然后出钱出力将本堂口发扬光大,特修特编,在胡氏宗亲网青史留名。其子孙亲友
统统纳入。想象吧。将来。。。
3。版主一定要再次声明:不负责任何资料的准确性,及数据的汇总,整理,和录入。
一切法律责任由用户个人负责。留给用户自己玩,万一人家认错了。。。
8。胡姓网数网并存,但内容类同。我们急需拓展新的空间。所以我建议设立3个新
区: [网上祠堂],[翰史寻踪],[史料馆]。[翰史寻踪],[史料馆]很简单,相信苗
勇宗亲一星期即可搞定。
9。[史料馆]应以小贴载入世谱,文献和图片。小贴适合输入,查寻和对比。不易被
人一次统统拿走。适合用户缩小阅读范围。动员各地宗亲一起输入文字。 以量取胜。

10。肯定的讲,[史料馆]就是让人能够自己查找自己谱上的东西。过程是反复进行
关键字句(字辈排行歌)查询,模糊查找到很多有可能记录的家谱,再人工进行类比
和筛选。
11。 现在搞通谱为时过早。当有了上百条堂口的脉络,汇
总只是编辑的工作了。还是要从[史料馆]开始。 而后把人留在 [网上祠堂]。
12。 [网上祠堂]应采用商业化运作。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有所谓衣锦还乡,回馈乡里,
光大门楣,名满天下。个堂口的宗亲们不但自己要返乡认祖,也希望吸引他人观光
旅游。[网上祠堂]是一个最好的宣传工具。有了资金来源,就可以越办越火。
13。 一个胡姓宗亲要到两个网上去查找资料很正常。如果有10个网,我也会统统游
遍。这还找不到呢。查找资料就是要这样辛苦。才不会遗漏。这是做学问的基本功。
每篇论文的后面不都要附上十几二十本参考书吗。不然谁接受呀。我们的目标是首
选主选。等[网上祠堂]问世后,我们还巴不得他们转贴呢。

写到这里,基本暴露了我的意图。本人奉父命上网寻宗未果。一头撞进贵网。见南
山宗亲苗勇宗亲热诚可嘉,故献计献策,渴望立即献身胡氏宗亲网大业。
公开讨论到此为止。进一步磋商将涉及商业机密。有意请联络 binnhu@hotmail.com.
感谢各位宗亲的奉献。 天下胡氏一家亲。
安徽歙县 ??堂 胡滨
binnhu@hotmail.com.
下一楼›:胡滨宗亲好!
感谢您在异国他乡西海岸关注国内宗亲网。计算机硕士为网站发展献计献策, ..
‹上一楼:完全同意胡琼宗亲的看法。另强调补充几点对网络技术原则的误解:
1。如使用 数据库,应提供 ..

查看全部回帖(21)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