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胡安国生平及简要年表
回帖:注;胡寅为其父胡安国所作相当于现代的家祭文,可以说是全面地介绍了其父胡安国一生事迹,原文约有27000字,今我将其中有关政局方面的奏对等简之,予以标点断句,发至网上,可供对胡安国生平及世系研讨的宗亲参阅,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指正。----胡铁华
先公(胡安国)行状(节录)
胡寅

宝文阁直学士左朝请郎致仕、南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赠左太中大夫谥文定胡公行状。
本贯建州崇安县开耀乡籍溪里, 曽祖容,故不仕;祖罕,故不仕;父渊,故任宣义郎致仕赠中大夫,母吴氏,故永寿县君赠令人。公讳安国,字康侯,五世祖号主簿公,五代中至建州之鹅子峯下,钓鱼自晦,人莫知其所从来,后世相传云本江南人也,父中大,始读书为进士业,时同县有仙洲翁吴先生,以六经教授中大,往从之,翁阅其所写《论语》、《尚书》终帙如一无差舛,即妻以女,是为公母令人。
公初能言,令人试教,以训童䝉韵语数十字,两过能记,大母(祖母,胡铁华注)余氏抚之曰:“儿必大吾门。”七岁为小诗,有自任以文章道徳之句,令人俾就外家学,岁时得一归留不过信宿,日记数千言不复忘。
年十有五逰学信州,一日有为马戏于学前,者诸生百许人皆不告而出,教授歙人胡公行两庑间,闻诵书声,问为谁,得公姓名,延之堂上,询所习业与所以不出,咨嗟叹,赏出纸笔佳砚为赠,益勉之曰当为大器。越两年,与计偕既而报闻遂入太学,修懋徳业,不舎昼夜,是时元佑盛际,师儒多贤彦, 公所从逰者:伊川程先生之友朱长文及颍川靳裁之,裁之才识高迈,最竒重公,与论经史大义,一日博士令诸职长呈其文,将考优劣而去留之,皆争先自送,公缴还差帖,愿列诸生,自祭酒以下相与称叹曰:“是真可为诸生表率者矣!”
凡三试于礼部,年二十有四,中绍圣四年进士第,初殿试考官定公为第一,将唱名,宰执以无诋元佑语遂以何昌言为首,选方天若次之,又欲以宰相章惇子次天若。时问大要崇复熈丰,公推明大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渐复三代为对。哲宗皇帝命左右再读之,谛听逾时称善者数四,亲擢公为第三。胪传至陛前,俄有圣语宣问:“师何人?”公对曰:“久处太学,在廷者皆以为名对。”授常州军事判官改授江陵府观察,推官未赴。
如荆门纳室。
道出江陵,帅臣监司一见,合章奏乞除府学教授,报可。学校颓废,职事者十余人,以廪米为家,欺公年尚少,扞格顽冐,公再三镌谕不悛,乃按其蠧弊事尽屏之,于是远近父兄喜遣子弟来。公正身律物,非休沐不出,凡所训说,务明忠孝大端,不贵文艺,缮修宇舎。度整立任满,除太学録。谢絶请求无所假借,蜀人刘观、越人石公揆轻俊有名,试选屡居上,逰观代笔事觉,公揆薄逰成讼,人多为之逰说,公曰:“録以行规矩为职,规矩不行,奚以録为?且二人如此非佳士也。”竟致之罚,未几迁博士。足不蹑权门。期年,用法改京秩至政事堂,请外任,蔡京色变,宻使张康国欲荐以馆职,不愿, 就新学法博士,例除诸道提举官。拟公河北路,公辞,以南人不便于奉亲,执政曰:“禄厚,莫如朔部者。”公终辞,遂除湖北路。陛对奏曰:“学校所以养育人才,非治之也,今法令具矣,当使学者于规矩之外,有所耻而不为,谨按圣门设科成周,贡士皆以徳行为先,文艺为下,臣当以此,仰奉明诏。”徽宗皇帝首肯之,实崇寜四年也。到官改使湖南,是时蔡京所行事既不善,而官吏奉承过当,愈为民害,学校其一也。公撙节行之,禁其太甚,士子恃法自肆者必惩之。常曰:“韩魏公最善行新法者也,所至访人材、询利病、礼贤士、慎刺举。”
五年三月,例罢学事司,除通判成徳军,八月所罢司官仍旧。时令人多病,厌道途之劳,留居荆门。公以便养有请再章,上未报。诏诸道学事官举遗逸,公得永州布衣邓璋、王绘应诏。绘已老不愿行,公请命以一官,风劝学者。零陵县主簿李良辅方以赃被劾,乃逃窜诉于朝,称二人者党人范纯仁客,而邹浩所请托也。蔡京特改良辅官与在京差遣,命
下一页 (1/5)
下一楼›:我昨天到省城长沙看到巴蜀书院新出《宋代京朝官通考》一套五本,买价500元,没必要买,翻阅了一 ..
‹上一楼:我在网上查到胡寅年谱如下,不知哪位宗亲可以将其发到论坛来。从胡寅年谱中可以查到许多与胡安国 ..

查看全部回帖(4)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