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十三世纪初,蒙古崛起,东征西伐,先灭金,后亡宋。
宋、金、元易鼎,连年兵荒马乱,山东先为宋金、后为宋元拉锯地带。
据《增修胶志》记:
金自宣宗癸酉、丁丑密州再破于蒙古,戊寅三破于红袄贼,秋四月破于李全,己卯全又以州降。
金卫绍王至宁一年(1213),蒙古木华黎屠胶、密二州,横尸遍野。
此后的七年,胶州五易主。
蒙古入主中原之初,不知稼穑之重,甚至提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地以为牧地。”其黑暗统治维持了半个世纪,北中国虽相对安宁,但受破坏最深。
其时,北方又连年瘟疫。
《大槐树、洪武赶散及其它――明初大移民》一文记:
十四世纪中叶,蒙古高原和华北地区陷入了一场空前灾难当中。鼠疫流行不仅造成中国北方人口的大量死亡,还随着蒙古人的征战,引发了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黑死病流行。直到今天,在华北地区的许多地方,还有这一时期瘟疫流行的传说……在山东梁山,传说元代末年该地区为浓厚所笼罩,持续七日不散,人口大量死亡。同时代的埃及作家也记载了自商人那里听来的传说,中国北方毒雾迷漫,鼠疫肆虐。
元末明初,乱世连年,豪杰四起,先是驱逐异族,后是同室操戈,战争连绵近二十余年。
韩山童、刘福通借白莲教起事,韩山童事泄被杀,元至正十一年(1351)刘福通率先举义,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徐寿辉、郭子兴相继揭竿,后刘福通战死,诸枭雄虽各怀异志,但名义上都尊韩山童之子小明王韩林儿为主,国号“宋”,并皆头裹红巾,举红旗,时称“红军”或“香军”。
除战争、瘟疫,旱、涝、蝗等各种自然灾害连年不断,而今日照地,时属莒州。据不完全统计,自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100年间,莒州一带共发生大的自然灾害28次。
《诸城县志》载:
元文宗天历三年(1329),春水灾,夏秋旱蝗并行,民采草木充饥。
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夏五月,蝗。
同时,自蒙元起,倭患迭起,倭寇时常侵扰沿海,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洗劫一空。如胶州沿海多次受到倭寇侵扰,长期不得安宁,许多居民被迫内迁。灵山湾唐宋时还是山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可元末这里就已人迹罕至,“荆棘充塞,树木丛杂,豺狼之所居,狐狸之所嗥,渔夫樵子时或出没期间,不过一二野人耳”(《灵山卫志·建置序》)。
在这江山代谢之中,元末诸路“红军”南北纵横,诚可谓“风卷红旗、残阳如血”,“红巾”所到之处,尸骨遍野。
天灾加人祸,北中国十室九空!
而在其中,最彻底、最残酷、最无奈的人口减少,是战争,是手持“红旗”、头裹“红巾”之下的“红色死亡”!
【4】
而且,明初确实发生过“红蝇赶散”之事,这即明初大移民。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首先下令各地流亡之人还乡生产,还乡者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洪武二年(1369),朝廷开始组织大量移民。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组织大规模移民十余次,共向山东、河南等地移民数十万人,不断把狭乡(人多地少之地)百姓大量向宽乡(人少地多之地)迁移,日照的移民基本都是这一时期从山西洪洞、江苏海州等地迁来的。
孙徽先生在灌云县博物馆,曾见到一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新安镇志》手抄本,比较翔实地记载了“洪军赶散”的原因及经过。据《新安镇志》载:大明洪武登基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之“洪军赶散”。子孙相承,定为世例,传至嘉靖,适奉旨赶散,而苏州阊门周姓、常(常州)之无锡惠姓及刘、管、段、金等姓皆被赶散,至朐南芦苇荒所,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
又据《苏州市志》载:据明洪武四年(1371)统计,时苏州府领县64700户,190万人口。为开发边远地区,戊边屯田,洪武五年(1372)迁苏州阊门一带富户百姓,至苏北沿海灶区(盐区)。
与此同时,明初,海州地区的张士诚残部逃亡海岛,与日本浪人武士勾结,在沿海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