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我赞成扬红宗亲的看法(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5337)。补充一下,我也认为利用史料来佐证族谱的记载是必要的,不仅仅是利用《史记》,也不局限于胡氏先祖世系。
举例来说,我们论坛有一个“关于胡安国世系的讨论”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4220专帖,就是结合史料研讨著名的胡氏支系的一个探索,最近我们正在考虑对该专帖进行一次小结。胡安国是名人,关于他的家族史料,除了正史外,零星散落于民间的也为数不少,与他同时代的学生、朋友,往来的信函、祝辞、墓志铭等等资料都有存世。当然研究的主要方面还是安国家族后代历代所修族谱,上述这些资料由于它们的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可以用来印证族谱的记载是否准确,值得我们重视。
上述情况一般可以应用于历史名人家族,看起来普遍性不够。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始迁祖以上不是名人的家族不是很多,中国胡氏的主要分布就在中部和东部,如果用一张带颜色的胡氏地图来表示的话,就可以非常清楚地表明各个支派的族居地区分布。主要就是这几个大的支派,所以对一个名人始祖的研究成果是可以共享于无数个小分支系的。
我的看法是,应该重点研究名人始祖的第三代。也就是从孙子开始研究,这是各地族谱记载最为混乱的地方。名人始祖第一二代一般没有问题,但从第三代开始问题就出来了,如胡安国有多少个嫡系子孙?胡铨呢?现在大多数的族谱都是从第三代开始就说不清楚了。就这个问题,最近我想整理一下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这里就不多谈了。(名人始祖的上三代也很有研究价值)
总之,利用史料来佐证族谱的记载是必要的,我们论坛咕咚冰鱼宗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尝试,方向是正确的。扬红宗亲有志于此,相信在先祖世系考证工作中也同样能做出成绩来。
我很高兴遇到这样愿意做实事而不夸夸其谈的宗亲。这件事我有心来做久矣,先后开了好几个名人世系讨论专帖,还和一位宗亲开了有关姬姓胡的讨论专帖。遗憾的是到现在除了胡安国世系讨论比较热烈以外,其他专帖参与者寥寥无几。我认为胡氏宗亲网的定位不仅仅是寻根问祖的信息平台,更重要的应该是胡氏文化学习研究的场所。看到有兴趣加入进来的宗亲朋友越来越多,真是令人高兴。扬红宗亲发帖之前我们就互相认识了,我会把您介绍给我们论坛里的其他朋友,大家抽时间讨论一下这件事如何来做。正确对待族史,求真求实,是每个有责任心的胡氏族人应有的态度。
南山 2007.10.24
原载: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