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南山看谱 91浙江湖州(霅川)与胡氏文化、名人、支系
回帖:附:
仲容公后裔辰州胡氏史略(校正稿)
胡德谦同志2002年10月增编《仲容公后裔辰州胡氏史略》查证:宗礼公属仲容后裔
(2002年10月)
http://bbs.zhhxzx.com/showbbs.asp?bd=102&id=6461&totable=1
胡德谦著、胡植诚编、胡耀斌校
辰州胡氏系华林仲容公之子国思后裔(大成谱载为三子;辰州谱载为五子)。由于远居湘西(原叫武陵),历届均未参加江西华林胡氏合修大成宗谱。因此,不得甚解其详。
辰州胡氏本届合修族谱,距上届修谱历经160多年,个别支有270多年未修谱。因此,资料不全。赖得樊兄向他们提供了我支第十二届续修族谱一套,兹收到慈利县胡德华族侄回赠辰州胡氏第五届合修族谱一套,始知其始末。
从国思公(91世)到宗礼公(101)世,均系宋代重臣。宗礼公于宋理宗淳佑四年登进士第,仕枢密院参政知事(付宰相),封开国侯,宋淳佑六年(1246年),元兵分三路南侵,忽必烈攻下鄂州,元良召(?)攻潭州(长沙),加之奸臣当道,贾似道于开庆元年(1259年)升任宰相(理宗宠妃的叔伯兄弟)更加专横跋扈,眼见南宋半壁江山即将断送在奸臣之手,宗礼公积愤成疾,瘁于宋咸淳六年(1270年),其子汝类、汝往挟柩回外婆家临安安葬。时元兵逼近临安,汝类兄弟二人戴孝组织义兵随文天祥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十月,文天祥在同元将张宏范作战失败,被俘于五嶺坡,陆秀夫抱少爷赵(注:日下丙)跳海身亡。公元1279年南宋逐灭国,元军攻陷杭州。汝类兄弟二人解甲归田,迁吉水县柳树乡五堡村大栗树,或垦或商。后汝类迁丰城,汝径迁杭州。汝类之孙梅公,不满元蒙高压统治,辞去湖南总兵之职,返回吉水县柳林乡。与宜春慈化寺彭莹玉和尚情投意合,创建《先春书堂》,以教为名,培养有志青年,唤醒百姓抗元。又与刘福道、徐寿辉、耿轩龙等在吉水一带传授《白莲教》,扩大反元势力。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在湖北蕲春县组织农民武装起义,一举攻下汉阳,首战告捷,建国号为天完。彭莹玉与梅公也在吉水组建江西第一支《红巾军》,梅公任军师参军长,攻打杭州失败,至正十三年(1276年)梅公捐躯瑞州(今江西高安县)。
梅公之子仁朝,少时得父友耿轩龙传授武功,成年后时值反元武装起义遍起全国。元至正十九年,仁朝起义汉阳,任徐寿辉亲身兵尉,后徐寿辉被部将陈友凉杀害,仁朝弃陈投明,后朱元璋发兵攻打陈友谅,会战鄱阳湖。友谅大败,中箭身亡。仁朝在战斗中屡建奇功,明立国后,仁朝荣转为武陵总兵。仁朝夫人耿氏,讳琼花,湖北黄州蕲春县人,父耿轩龙,母徐氏,系徐寿辉堂妹。耿轩龙与仁朝父梅公、徐寿辉莫逆之交,同属红巾军首领。琼花三岁时母去世,其父无奈只得托付吉水契兄胡梅夫人姚氏抚养。元至正二十年徐寿辉遇害后,耿轩龙率女儿琼花返回吉水。其时,胡梅及姚夫人先后阵亡及病逝。仁朝、仁斌、琼花均已长大成人。耿轩龙令仁斌赴吉水为母守陵尽孝,并在墓前为仁朝、琼花支主持婚礼,以保养育之恩。自带仁朝、琼花赴安福县 云峰垱为胡梅修墓守陵三载,并给仁朝、琼花传授武功。耿轩龙不久暴病而逝。又过十多年,琼花生九子一女,并收养了胡三丐孤儿,取名德蛟。请儒士给儿女们教义以诗礼,习之以武艺。一家人生活较幸福。仁朝却偶恶风寒而病逝。其后,琼花携儿女们迁回吉水故里,安居乐业。其时,有江苏武进毗邻支族弟胡滢,聪颖过人,家境贫寒,在琼花的关爱和支持下,刻苦攻读,于明惠帝二年(1400年)胡滢在金陵京试,高中进士,殿试榜列第三名探花,明成祖即位,胡滢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之职。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即明成祖)夺权,兵伐金陵,势不可挡。建文帝自知不敌皇叔势力,只好微服私逃。胡滢为人忠厚,建文帝坦诚相告,胡滢令德蛟保驾,日夜兼程到嫂娘琼花处,建文帝封琼花为一品护国夫人。次日,琼花率全家儿女们分前后二路,保护建文帝向岳州进发。建文帝化名陈秀梅。到达岳州后,建文帝认为岳州距金陵较近,仍感不安全。琼花为慰圣心,只好再沿资水而上,抄
下一页 (1/3)
下一楼›:本来已是不准备再说什么了,吃过晚饭看天气预报,明天(2009年元月8号)江南大部分地区仍将是滴 ..
‹上一楼:不久前,我就胡仁朝支系的某些疑问在“南山看谱”里初步谈了个人的几点看法,主要集中在胡仁朝支 ..

查看全部回帖(12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