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2005年春节前的一天,我无意中翻开了一本泛黄的族谱,那也就翻开了我人生中难忘的一页。在此之前我对胡姓姓氏文化一无所知,但三个月后,当我实现寻根之梦,前往福建长汀祭拜260多年前乃至近千年的老祖宗时,我已经对古老的寻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与胡海先生相识于那一年,他像对待普通索取《大通考》的读者一样,给我们家族也寄了一本书来。但他也没有想到,一位网名叫南山的后辈将会与他结成忘年之交,成为他的精神崇拜者,并将继承他的事业,把全国胡氏族谱的调查工作进行下去。2006年的7月,南山和胡苗勇等一批热爱胡氏文化的民间爱好者,筹建了国内第一家以弘扬胡氏文化为主的网站----胡氏宗亲网,宗旨就是发扬胡海老人的精神,通过网络构建一个宗亲交流的平台,收集全国各地胡氏支派的资料,热心无偿地为全球胡氏宗亲服务。南山曾与胡海先生一同前往江西实地考察,并在广州胡海家中对他严肃承诺,要利用胡氏宗亲网配合胡海先生完成《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的续编再版工作,并继续走免费发放的道路。在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南山(胡氏宗亲网总版主)履行自己的承诺,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背起行囊在浙江一带搞胡氏调查,自费走访了浙江各地近六十个(次)胡氏村庄,撰写了数万字的《浙江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发表在胡氏宗亲网上,并将这些资料全部寄给胡海先生以充实《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我以自己的行动证实了我是一个对自己的承诺负责任的成年人。尽管有人对南山的动机很不理解,说我是走街串巷的江湖骗子,污蔑我利用宗亲提供的资料,准备出书赚钱等等。宗亲网上的人都知道南山的性格特点,我是不会去计较这些闲言碎语,也不会被流言和污蔑所击倒,我将会用自己的终生行动来证明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就在去年底前,由我编辑整理的胡氏宗亲网《胡氏文化研究资料汇编》第一、二集都已完成,放在宗亲网上免费下载。这也让我为准备一个更大的行动计划小试牛刀。
两年前,有一位叫胡欢贵的宗亲,第一次在胡氏宗亲网上提出要建立全国胡姓户口簿的设想。还没有来得及将其具体化,在这两年时间里,胡姓社会就出现了剧烈的动荡和分化。其原因就在前有胡观文《中华胡氏通谱》问世,后有《中华胡姓通谱》(后改《世界胡氏通谱》)登场。两谱之所以不被广大胡氏宗亲认可,至今“谱运”不佳,其原因有三。第一名为“通谱”实则胡姓资料汇总,而且很不全面;其二,都是商业发行标价出售,胡姓资料拿来卖钱,宗亲们不予接受;第三,在编修机构同样都是在缺乏道义合法性的情况下,由少数人出面借修国谱,实则有借出谱而赚钱的嫌疑。主持方都坚持不肯免费赠送,坚持定价发行,都要坚持制定不可能实施的“百字派”,把少数人制定的“总世系”强加于数不清的胡氏支派。在合法性遭到严重质疑的情况下,明知不可而为之。学术争议加上个人恩怨、机构分歧,吵得一塌糊涂,至今方兴未艾。这是做法都是违背了广大胡氏宗亲的根本意愿,胡氏子孙后代是不会给予承认的。这样的所谓“国谱”与其有不如无,失败的命运将不可避免。说什么“空前绝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既然已经“空前”前所未有,又如何“承前和继往”;既然已经绝后,又何须“启后与开来”,使用这样的文革式过激辞藻加以评论,面对的将是历史的考验。正如胡海老先生所说:我们胡姓第一次修国谱就搞成这个样子,真是在其他姓氏面前丢脸啊!,现在不是通谱发不发行的问题,而是怎样来收拾这个局面了。
怎样来收拾这个局面,是胡姓智者精英们的事情,和我们没有关系。胡氏宗亲网从建网的那天起就宣布不会从属于任何组织机构,目前也不接受任何资金捐助。每年仅三百元钱的网站空间费用保证了我们网站的独立性,这是最可宝贵的,因为在宗亲网你可以充分表达不同意见而不是仅作传声筒。在2009年这个春节假期里,我没有外出调查访问,而是呆在家里静静地思考。先是思考了国内胡氏分裂的原因,就在于2008年不切实际的所谓修国谱;其次思考了不切实际的具体表现:基层组织机构发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