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南山看谱 91浙江湖州(霅川)与胡氏文化、名人、支系
回帖:从现有浙江胡氏资料来看,各种书籍来源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但覆盖地也不很全面,重复率比较高。这与浙江胡氏来源调查缺乏普遍性有关,资料缺乏,彼此相互转载现象比较突出。
我认为目前在国内胡氏研究书籍中,最有参考价值的当属王廷洽所编著的《中华姓氏谱--胡姓卷》一书。此书较全面地介绍了胡氏源流和支派分布、各地有代表性的胡氏族谱、胡氏文化概述,胡姓名人等。引用资料来源广泛,论证客观,是研究胡氏文化的较好工具书之一。但涉及到浙江省胡氏情况,该书主要是从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浙江胡氏族谱中挑选了几种加以介绍,如余姚胡氏、张川胡氏、上虞长者山胡氏、永康峰川胡氏等。其研究范围没有超出(上海)馆藏族谱内容,所以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本应对浙江胡氏做全面介绍的,但却只有寥寥数百字篇首语带过,而且是与江苏合为一章,给人见木不见林的感觉。这当然与该书出版时(2000年)胡氏文化研究资料的匮乏有关,当时很少人专门进入这个研究领域。
黄启昌的《中华姓氏通史。胡》和《胡姓史话》是国内较早出版的两部胡姓著作,其内容至今被后来胡姓资料编著者频繁使用。据说作者早年使用科研经费,选择了胡姓姓氏研究课题,主要是在图书馆里完成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这可以从书的内容看出来,其叙述某地区胡氏情况时,首先是从该地区的历史名人入手,介绍他的出生、官宦、著作、成就等等。对其家族历史、族源情况则很少涉及。如第202页“永康胡氏的三支及其代表”,选出了胡则、胡长孺、胡嘉佑三个历史名人,附带介绍了一下所代表的家族情况。而实际上永康胡氏分布广泛,主要应该分为永康系和龙山系两大支系。而把上述历史名人作为永康胡氏的代表也不够确切。这样,如果我们关心某一地区的胡氏分布,使用这本工具书就不能满足要求。毕竟历史名人仅属于该地的资料一种,不能反映该地胡氏的全部信息。况且,这些历史名人一旦官宦于外,基本很少再与故乡地有联系,这时还用其来代表此地支系,明显不合适。该书的浙江胡氏部分篇幅比《中华姓氏谱--胡姓卷》要多,但大多数都是属于以历史人物介绍为主的“以点代面”式的资料。
胡观文先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集胡姓资料,他也曾到过上海图书馆抄写家谱。由于他身体欠佳,借助他编辑《中华胡氏人物大典》时收集到的胡姓人物资料,广泛发信征集胡姓资料。大量转抄其他胡姓书籍的内容,是他编著书籍的一大特点。如《中华胡氏大典》第111页到120页浙江胡氏部分内容,全部转抄于黄启昌的《中华姓氏通史。胡》,一字不漏,然而在族源考证方面的文字几乎为零。由于胡观文不会上网,资料收集有局限性,要想完成从《人物大典》到《胡氏大典》再到《胡氏通谱》的谱书编撰,只能是把以前的旧资料加上自己收集来的新资料以及其他人的著书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越来越厚重的书籍分量。与之相适应,书籍的价格也随之上扬,这样做虽然方便了读者(一书在手,基本不必去翻找其他资料),但由于缺少自己的考证观点,基本上就属于胡姓资料大全(而实际上也并不全面),章节编排上也有杂乱之感。目前看,其两卷本(第三卷正在编辑中)《中华胡氏通谱》应该说是收集国内资料最全的胡姓书籍,因为除了上面学者著作外,胡海的《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内容,基本上也被收入到此书中。当然,我不知道浙江德清胡氏资料是如何取得的,但临海石鼓胡氏源流、温州乐清胡氏的资料可能是他通过通信收集到的,其他书籍上未见记载。如果使用胡观文特有方式来编书,要超越他也易如反掌,如今网络资料这一块,足可以使书籍的厚度再增加不少。
胡海先生用十四年时间走访全国各地,自费编撰《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一书,印刷一千本免费赠送全国宗亲,一时成为佳话。胡海和胡观文不同点在于后者是文化商人,采用编书方式商业发行以谋利为目的,前者则以精神收获为主,力图将全国胡氏资料汇集一书散发于各地胡氏。在收集方式上两人也不相同,后者坐在家里靠发信件,宗亲回信寄赠本地资料,而前者则深入到各地胡
下一页 (1/2)
下一楼›:南山:你好!
看了二遍,这样细致的分析非常好,让大家了解各种胡氏出版物的优缺点,更看到 ..
‹上一楼:南山宗亲:辛苦了!
浙中龙山胡氏57附主,即胡综、胡凤后裔,宋前谱系缺憾很多,记录太不详 ..

查看全部回帖(12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