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一位宗亲朋友将《世界胡氏通谱》(以下简称《世胡谱》)拍照后传给我,只传了第二、三、四章后就中止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其他章节用处不大所以没有拍照。我请他耐心把全书悉数拍完,一页不漏地传给我。然后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将各章通读一遍,看看这本中华胡氏的第三套谱书究竟有些什么特点(第一套是胡海先生主编的《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第二套是胡观文先生主编的《中华胡氏通谱》)。严格地说,所谓通读也不确切,该谱书共有786页,据说110万字,就是读小说也没这末快的时间。我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对其内容区别对待,有重点的细看,一般的粗看,工具类的不看。一遍下来,初步有个印象,现将我的读谱体会之一“《世界胡氏通谱》资料来源考辩”整理如下,给尚未买书的宗亲朋友作个参考,本文力图站在客观立场上,写书评不敢当,只是如实介绍其书的大致情况,参杂一点点主观看法罢了。
首先,对于此谱书耗用两年多时间,历经争论坎坷风风雨雨,最终付梓发行表示祝贺。对参与具体编辑整理工作的责任主编胡立义先生、主编胡春芳先生、胡海先生,编审胡迎建先生等人表示敬意,向打字员小姐道声辛苦。110万文字资料的整理工作,共九编加附录近800页章节,不要说需要打字员小姐耗费多少时间敲击键盘,就是最终定稿校对工作量也是十分惊人的。胡立义先生作为责任主编,肩负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两年间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往返于浙江衢州和江西九江之间。胡海先生系国内知名胡氏谱学研究专家,为通谱中上百篇精选谱序加注标点,用去了在九江工作的大量时间,而且还无私奉献出自己主编的《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以下简称《大通考》)许多文章内容。对照《大通考》,果然发现《世胡谱》的许多章节内容都与胡海《大通考》相同,这是此书的一个特点。请见下文:
《世界胡氏通谱》目录
第一编:绪论 P03-P12 共10页
第一章.P03 文选 同胡海《大通考》P2
第二章.P03 名人论谱 同胡海《大通考》P10
第三章.P04 光明日报两篇 同胡海《大通考》P11
第三章.P04 上海图书馆馆长王鹤鸣文章 同胡海《大通考》P12
第三章.P07 谱牒九戒同胡海《大通考》P14
第一编绪论的文字量大约为8000字。一般胡氏谱书也都是大同小异,将各处资料收集组合而成,不具胡氏特色。成书所必需,也不好苛求。只是我认为如果能有一篇与胡氏有关的总纲式绪论文章,可能会对读者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既然胡海已经成书在前,《世界胡氏通谱》全盘照抄也无可非议。所以在第一编,除山西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王主任讲话800字外,其余均同胡海《大通考》。有趣的是,在胡观文的《中华胡氏通谱》里也收录了胡海《大通考》的《谱牒九戒》,这篇文章是胡海从安徽图书馆手抄族谱时发现,用在《大通考》P14,后来两谱的主编不约而同转录进各自的谱书里,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第二编:胡姓源流 P13-P102 共90页
第一章.P13 胡姓起源、演变、迁徙概况 2600字来源尚不清楚
第一章.P14 舜裔姓氏简说、虞、姚、陈、胡、田五姓简说4500字同《文史月刊》1999年Z1期中国知网 www.cnki.net
第一章.P18 陆孙袁王之衍生姓氏略述800字同《文史月刊》1999年Z1期中国知网 www.cnki.net
第一章.P19 中华胡氏先祖祖居地 7200字 同胡海《大通考》P17-P19、P27、P30同胡观文《中华胡氏通谱》P50
第一章.P24 中华胡氏中的少数民族 5600字 同胡观文《中华胡氏通谱》P54
第二章.P28 胡姓源流世系考辨 4800字胡增顺、胡晏平 (原创论文)
第二章.P32 历代世系简图 同胡海《大通考》P218起
第二章.P34 中华胡姓部分各大支系世系对照表 同胡海《大通考》P218起
第二章.P85 胡氏历代世系表同胡海《大通考》P218起
第二章.P98 自满公至华林诚公世系新考一览表六十六世 (原创)
第二编是《世胡谱》的精华所在,(当然如果这部分还不涉及胡氏的话,那就不成其为胡谱了)。但从资料来源看,此编90页中大部分内容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