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在中国南方地区存在一个庞大的胡氏支派,以胡有通公为始祖,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以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来看,胡有通公支系属于由赣迁闽的胡万九郎公的一个重要分支,而胡万九郎则被认为是江西霸公系的后裔,一说是在南宋末年从江西宁都迁福建汀州,后代继续向南分迁,形成以广东长乐(五华)为中心的胡氏集中族居地,港台及东南亚一带多由该支胡氏播迁而来,还有许多分支迁到广西、四川等西南地区。
目前有通公支系族谱资料发布已不在少数,有必要对此作一认真梳理。首先我认为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讨论,其一是万九郎公与有通公属同一族系几无疑问,但万九郎公至有通公世系说法不一,尤其是万九郎公所处年代争论更大,导致弄清有通公的年代成为当务之急。其二是据说有通公有十一个儿子,分布在各地的后裔分支几乎多到不可胜数,如何理清这里面的关系,展开普遍调查也是必须要做的事。其三迁到广西、四川、港台、海外的有通公后裔支派,近代寻根回祖籍的要求比较迫切,只有理清了祖籍地各支的关系,公开发布外迁的分支信息,才能为他们的回归提供帮助。
就编修全国通谱的技术操作问题,胡氏宗亲网上有宗亲发表观点,建议按照国内各大派系而不是按照地域组织修谱,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国内目前较大的胡氏派系如江西华林派、霸公派等都已在完善本支族的通谱。而全国其他大的支派,修本支通谱基本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很多分支彼此都没有沟通联系,更不要说跨县跨省搞联修了。现在的做法把不同分支的族谱编在一个县谱、省谱里,名曰“通谱”,但何通之有,只能被认为是胡氏族谱的按地域的汇编资料而已。真正要修《中华胡氏通谱》还是要按族缘关系的远近,按各个不同支派来编修,最后也应是按各大支派来集成。今天我提出广东地区有通公支派调查建议,就是想引起这一支派的宗亲注意,任何宗支的修谱都不会是仅限于一乡一县的范围。就有通公支系而言,以广东五华地区的胡氏为主体,广西、四川、港台、东南亚、海外胡氏的参与,历经长时间的调查、编修,才能完成该支的“通谱”。也只有各地大多数有通公分支都完成了本支的修谱,才有可能实现整个有通公支系的“通谱”,以此类推,全国的胡氏“通谱”才有可能实现。道理浅显易见,无奈高人不解,导致众说纷纭,至今裹足不前!
南山 200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