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安徽绩溪胡氏专栏  (已更新第11楼: 绩溪学人的“李改胡”丛论)
回帖:胡雪岩与胡适同姓又同宗
  胡雪岩是清末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的“红顶商人”,其地位和影响比之盛宣
怀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胡适则是现代中国文坛开风气之先的一代宗师。近年来,
研究名贤迭出的绩溪诸胡的学者多将胡适与胡雪岩称为“李改胡”——明经胡,
即宗谱所述的唐昭宗的后裔。不过,此说虽流传广泛却缺乏翔实的资料佐证,未
免显得牵强。笔者经过潜心搜集和研究有关的谱牒、实录及胡雪岩后裔有关先世
陈述的资料,使胡雪岩与胡适同姓又同宗的说法有了足以令人信服的实证的支持

  1、胡适与胡雪岩的先人在清代合修族谱
  康乾盛世,徽州所属各县编方志、修族谱也掀起高潮。明经胡始祖胡昌翼迁
绩溪的长房——胡延政一派的后裔,胡里、上庄等胡姓也于乾隆二十年(1754)
夏发起合修宗谱。作为首迁于胡里的上庄胡姓,便由当时的族长胡立中等人主动
与胡里商议合修宗谱之事。上庄人提出的修谱倡议得到了胡里、龙塘两村的赞同
,三方一致推举胡立中为族谱主编。此谱于乾隆二十年(1755)冬始修于胡里上
祠惇叙堂。次年夏季,编谱班子(谱局)移到上庄宗祠叙伦堂,至此,上庄人已
完全承担了修谱重责。乾隆二十二年(1757)秋,乾隆《中王宗谱》付梓。此谱
除编有世系外,另列有序跋、像赞、诰敕、列传、基图等编目,阅读谱序和世系
得知:胡适故里上庄的胡姓首迁于绩溪胡里,次迁于县西的龙井(今绩溪宅坦村
境内),然后近迁八都杨林(今杨林桥对面),属龙井杨林派的一个分脉。这种
世系的传承关系在宣统版的《上川明经胡氏宗谱》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佐证。值得
一提的是:这次合修的宗谱规定以后胡里、上庄和龙塘的这三个村的胡姓从天字
辈起,均按统一的二十字排行诗取名,排行诗的全文是:“天德锡祯祥,洪恩毓
善良;作求绵世泽,奕异仰余芳”。胡适为洪字辈。1911年胡近仁在续修上庄宗
谱时,认为乾隆谱排行诗的后十字生僻难念,特将这十字用“明经承肇祖,世泽
振同光”取代,另又续写排行诗二十字,使排行增为四十字,如今胡里、上庄的
胡姓仍按乾隆旧谱的排行取名,这是胡里与上庄胡姓同出一宗的有力证据。乾隆
《中王宗谱》原存于胡里村胡筱元家,后被绩溪姚民和先生购藏,有关上庄与胡
里等村合修宗谱的经过,详见宣统版上川宗谱的序跋。
  2、 清末胡适家叔等与胡雪岩联手为祖庙打官司
  清光绪八年至十七年,为座落在胡里邻村——中王村口的胡姓祖庙(又名中
王庙,为祭祀明经胡迁绩溪始祖胡延政所建,中王村王姓则称此庙为供奉越国公
汪华第九子塑像的九相公庙)的归属,胡雪岩等胡里人与胡适族叔公胡贞照,胡
适家叔兼启蒙老师胡玠(又名胡介如,胡适称他为四叔,上庄共有七人参与打这
场祖庙官司,其中还包括在休宁的胡开文老板胡钦顺)等上庄人通力合作,利用
胡雪岩的名势,联手向安徽巡抚府越控王姓毁神占庙,有关这场庙宇争讼案的原
始记录被当时也参加打官司的胡里人胡裕堂完整记录,这份定名为《仝王姓交涉
公事》、现存于胡里村胡天本处的诉讼记录,全长38页,依时间顺序和诉讼文书
的类型,详细记载了祖庙官司的缘起、发展、变化和结局,这是迄今为止证实胡
雪岩原籍绩溪,且与胡适同宗的一份十分珍贵的实证资料,这份实证与胡雪岩后
裔有关先世的口述、笔证资料及至今仍广泛流传于胡里、中王等村有关这场祖庙
官司的民间口碑形成互为补充的证据链,充分证实胡雪岩与胡适同属于绩溪的明
经胡。
  光绪八年九月,中王村王姓为中王庙九相公塑像,胡里人前去捣像从而引发
官司。为了打赢这场官司,胡位中、胡玠等人特地赶赴杭州,向胡雪岩面遽案情
。胡雪岩感到祖庙事关重大,就牵头与胡玠等人联名向安徽巡抚越控王姓,皖省
抚府接着胡雪岩等署名的越控状后,诚恐诚惶,立即下排单严饬府县讯断。当时
具体受理
下一页 (1/2)
下一楼›:安徽绩溪明经胡氏专栏(九):绩溪龙井(宅坦)明经胡氏的迁徙流布及排行
人口的迁徙是治平 ..
‹上一楼:有关明经胡始祖来历的四篇观点相左的序考
  1、南宋嘉定龙井胡氏始修族谱序
  吾 ..

查看全部回帖(50)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