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就安徽胡氏宗亲联谊致各宗亲一封信
回帖:引用第24楼老杨树胡于2009-11-08 00:54发表的:
古戈和南山宗亲关于编修《中华胡氏通志》的构思与设想,我看很值得宗亲们的重视与对待。很显然,胡氏修谱所遇到的,且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那就是对全国众多胡氏支系族源的考证,及其被大家都接受的支派衔接问题。看来这一难题,没有至少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不可能得到解决。编修《世界胡氏通谱》的难题,实际才刚刚开始。而修志则不需要解决这一难题。修志也是为将来胡氏修谱,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比较客观,也比较容易做到。值得大家讨论与促成。
但是我认为,也不要小视修志,要编修一部真正的《中华胡氏通志》,也绝非易事。胡氏修志,也算得上是一项浩大工程。要知道,中华胡氏是一个大的家族。大大小小支系,分布于全国各地。就目前网络覆盖和上网宗亲及分布情况,仅靠网络,实难完成这一工程任务。要真正修好一部《中华胡氏通志》,就必须要考虑建立一个合法的修志的组织机构,来组织领导,实施这一工程。网络只能从中积极予以配合,才能有序地、按部就班地有效完成。我们必须要把“修谱”、“修志”及“资料汇集”这三种不同文书的不同要求与不同标准,要截然分开。靠网络收集资科,汇编“资料汇集”当然是可以的。但仅靠网络收集资料修志,则很难以完成。鉴于目前网络的覆盖面、网友的分布及其宗亲们的参与的态度与程度等等因素,网络收集资料,那必竟是松散的、漫长的、有限的,并不能保障修“志”的质量标准与要求。
所言极是。目前网上公布的胡氏谱牒资料只是九牛一毛。还有大量的谱牒存藏于地方和私家。仅绩溪县档案局收藏的胡氏宗谱就不少于20个版本,但绝大多数并未在网上公布。这还不包括有东南邹鲁、文献之邦的徽州其他五个县藏存未公开的谱牒呢?因此说仅靠网络编纂胡氏通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管齐下,集思广益。
下一楼›:引用第19楼胡维平于2009-11-06 15:21发表的:
国平宗亲:首先欢迎来绩溪一晤。万事开头难, ..
‹上一楼:江苏省沭阳胡氏族谱中也有记载胡刚泅江救父的故事。但救的是迁沭始姐胡良友,其他的基本相同。

查看全部回帖(38)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