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就安徽胡氏宗亲联谊致各宗亲一封信
回帖:胡氏宗亲网论坛有一帖,胡君(胡舜元之父)墓志铭: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4906
胡君墓志铭
王安石之治鄞三月其故人胡舜元凶服立于门揖入问弔故则丧其父五月留而馆意独怪其来之早也居数月语吾弟曰吾释父之殡跋山浮江从子之兄于海旁愿有谒也久矣不敢以言吾亲之生我学于四方不得所欲以养今已不幸卒也得子之兄志而铭之藏之墓中可以显于今世以传于后虽吾小人与荣焉无悔焉不知子之兄可不可吾弟以告予歎曰审如是可以为孝君子固成人之孝而吾与之又旧其何顾而辞耶取吾所素知者为之志而铭之志曰君讳某池之铜陵人生于丁丑兴国之年也卒于丁亥是为庆厯七年子七人某以十月葬君于谷垂山胡氏世大家阖门数百人君有子舜元独招里先生教之为士其卒也族分而赀衰舜元为善士铭曰寿七十一不为不多吾与之铭千古不磨
http://smlt.tl.gov.cn/bbs/viewthread.php?tid=489983
《王安石全集·胡君墓志铭》中记有胡舜元求王安石为其父写墓志铭的事。大意是,王安石在治鄞县三个月时,胡舜元来到这里,说父亲已去世5月,王便怪罪他不在家守孝,但还是留住了。几个月后,胡对王弟说,办了父亲的丧事后,便跋山涉水来到这里,想请“子之兄”写个墓志铭,以感谢父亲多年对我的培养,可又不敢对他说,请代为传达为宜。王安石知道后,感叹说,这样才是一个小子,我与他“有旧”,当然要做,便为他写了墓志铭。
附录:

【胡君墓志铭】王某之治鄞三月,其故人胡舜元凶服立于门。揖入问吊故,则丧其父五月,留而馆,意独怪其来之早也。居数月,语吾弟曰:“吾释父之殡,跋山浮江,从子之兄于海旁,愿有谒也久矣,不敢以言。吾亲之生,我学于四方,不得所欲以养。今已不幸卒也,得子之兄志而铭之,藏之墓中,可以显于今世以传于后,虽吾小人,与荣焉,无悔焉。不知子之兄可不可?”吾弟以告,予叹曰:“审如是,可以为孝。君子固成人之孝,而吾与之又旧,其何顾而辞耶?”取吾所素知者为之志而铭之。志曰:君讳某,池之铜陵人。生于丁丑,兴国之年也;卒于丁亥,是为庆历七年。子七人。某以十月葬君于谷垂山。胡氏世大家,阖门数百人。君有子舜元,独招里先生教之为士。其卒也,族分而赀衰,舜元为善士。铭曰:寿七十一,不为不多。吾与之铭,千古不磨。

【胡氏逢原堂】我爱铜官好,君实家其间。山水相萦萃,花卉矜春妍。有鸣林间禽,有跃池中鲜。叶山何嗟峨,秀峙东南偏。峰峦日在望,远色涵云边。宾客此遴集,觞饮常留连。君家世儒雅,子弟清风传。前日辟书堂,名之曰逢原。有志在古道,驰情慕高贤。深哉堂名意,推此宜勉旃。木茂贵培本,流长思养源。左右无不宜,愿献小诗篇。

【挽舜元胡著作郎】德行文章里闬宗,姓名朝野尽知公。侍亲存没皆全孝,报政初终必竭忠。性直不从花县乐,分安求逸郁堂空。从今永别人间去,笑入蓬瀛阆苑中。

【送胡叔才序】叔才,铜陵大宗,世以赀名。子弟豪者,驰骋渔弋为己事;谨者务多辟田以殖其家。先时,邑之豪子弟有命儒者,耗其千金之产,卒无就。邑豪以为谚,莫肯命儒者,遇儒冠者,皆指目远去,若将浼己然,虽胡氏亦然。独叔才之父母不然,于叔才之幼,捐重币逆良先生教之。既壮可以游,资而遣之,无所靳。居数年,朋试于有司,不合而归,邑人之訾者半,窃笑者半。其父母愈笃不悔,复资而遣之。叔才纯孝人也,悱然感父母所以教己之笃,追四方才贤,学作文章,思显其身以及其亲。不数年,遂能褒然为材进士,复朋试于有司,不幸复诎于不己知。不予愚而从之游,尝谓予言父母之思,而惭其邑人,不能归。予曰:“归也。夫禄与位,庸者所待以为荣者也。彼贤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