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安徽枞阳破罡胡氏专帖安徽枞阳破罡胡氏宗亲联谊会成立
回帖:“胡李不婚”与胡姓起源
胡姓是中国大姓。据人口学家的统计,胡姓人口超过一千万。在中国的一百个大姓中,列第十三位。“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今日泱泱大海的胡姓子孙,他们的涓涓川流又始自哪里呢?
胡姓起源,最有名的当属“李姓改为胡姓”,“胡李不婚”的说法即由此而来。唐朝末年,大将朱温独揽朝政,时刻准备篡位。唐昭宗眼见李唐王室有亡国灭门之祸,偷偷把出生不久的太子李昌翼托付给亲信大臣胡三公。情况紧急,胡三公带着昌翼逃回婺源考川(今安徽省上饶市婺源县)老家,为避人耳目,三公将李昌翼改名胡昌翼,养为义子。昌翼聪慧过人,成年后考中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明经科进士。当得知自己身世后,绝望伤心,遂隐居于考川,人称明经先生,其后裔因此被称为“明经胡氏”。为铭记改姓源流、不忘先人,明经胡氏历代家谱多有“胡李不婚”的祖训,翻检现存的“明经胡氏”家谱,的确很少见到胡李通婚的例子。国学大师胡适,即是“明经胡氏”后裔,在其英文自传中也谈到,祖上并不姓胡,系由李姓改来。
除了感人至深的“明经胡氏”得姓源流,以国为姓和以谥为姓是胡姓另外两个重要的起源。商周时期,归姓、姬姓两族先后被商王和周王分封在今天河南堰师和安徽阜阳一带,它们都被称为胡子国,其后裔遂以国为姓。再说以谥为姓: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舜帝后裔妫满于陈国(今河南省淮阳县)。妫满去世后,谥号胡公,他的部分后代即以谥号胡公为姓。源自胡公满的胡姓,成为后来胡姓的大宗,胡姓子孙说到自己的始祖,总是言必称舜帝后裔胡公满。
天下胡姓出安定
胡姓的根,在春秋时期逐渐变得茁壮起来,生出许多枝脉,从发源地陈国(河南省淮阳县)延伸向华夏各地。其中最重要的一枝,大概在西汉前期迁徙到了安定(宁夏固原、甘肃平凉一带)。南北朝时期,安定胡氏位至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者多达十余人,还出了两位皇太后、皇后,盛极一时。安定胡氏历经数百年,世代官宦,权倾朝野,由此安定胡氏名闻天下,安定胡氏成为天下胡姓最为显达、最庞大的一支,后世胡姓子孙多归宗于安定胡氏,于是就有了“天下胡姓出安定”的说法。
从西晋灭亡到唐朝安史之乱,北方地区持续的战乱,导致众多世家大族陆续南迁。江南胡姓,可以追溯到南朝刘宋王朝时期,从安定迁徙到江西奉新(今江西省奉新县)的华林胡氏。华林胡氏到北宋初年,一直没有分过家,这时已成为八百多人济济一堂的大家族。胡氏累世同居的良好家风,受到了官府的推崇。北宋雍熙三年(985年),宋太宗特诏旌表胡氏家族。几百年间,华林胡氏曾走出了55名进士,胡氏家族的科举佳话自此享誉天下。中共领袖胡耀邦即源自华林一系。
华林胡氏是江南最大的一枝胡姓家族。近年来,散居四海的华林胡姓子孙,纷纷回到祖籍地参加祭祖活动。公元2004年10月,华林胡氏文化研讨会首次会议在祖居地江西省奉新县举行。
“七胡故里”话绩溪
胡姓响亮的名头,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绩溪(安徽省绩溪县)胡姓。胡姓家族在绩溪县是大姓望族,民间有“七胡故里”的说法。其中红顶商人胡雪岩,国学大师胡适,现任国家领导人胡 锦 涛,更是人皆尽知的。有趣的是,这几位名声显赫的胡姓名人,分属于几枝不同的绩溪胡姓。
胡 锦 涛和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属于“龙川胡”,这一枝胡姓因世居安徽绩溪龙川(今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而得名。胡适和胡雪岩,属于另外一枝胡姓“明经胡”。“明经胡”本姓李,唐朝末年才改姓胡姓的。绩溪及其它各县民间(老徽州)的“明经胡”后代,都要遵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胡李不通婚”。宋朝抗金名将胡舜陟、文学家胡仔的后代,构成了绩溪另外一支重要的胡姓“金紫胡”。
徽州多山,单纯的农业生活,不足以养活众多的胡姓子孙,必须走出去,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旧时的俗话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正是这种走出去、勇于开拓的精神,造就了绩溪胡姓在今天的辉煌。
台湾与海外的胡姓
胡姓在台湾的
下一页 (1/2)
下一楼›:24世25世26世27世28世29世30世奕祀?永?昌?(其后代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有后代)昌荣宪虎(桐城双山0 ..
‹上一楼:胡氏族谱字辈
始迁祖希公(福三公),明成化嘉靖年间自江西婺源清华迁入浙江嵊州崇仁镇宋家 ..

查看全部回帖(34)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