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http://hi.baidu.com/%BA%FA%D6%B2%B3%CF/blog/item/75c23eedeaf9b8ccb21cb17e.html
【按】⑴《世本》以胡氏出胡公满之后,后世姓书、家谱多因之。然春秋、战国时陈、齐皆未闻有胡氏,《世本》之说诚可疑也。《潜夫论·志氏姓》《广韵》即不采此说。《通志·氏族略》但谓“或云胡公满封于陈,其后亦为胡氏。”亦未断言之。胡公之后有胡非氏、胡毋氏,后皆无闻,其后或改胡氏,然非胡氏大宗也。⑵《姓谱》谓陆终之子参胡,董姓,封于韩墟,周为胡国,楚灭之。其说非。古有归姓、姬姓胡国,皆为楚所灭,无董姓胡国也。⑶《姓氏寻源》引汉《陈留太守胡公碑》谓胡公之先与楚同姓,别封于胡,以国为氏。其说亦非。古无芈姓胡国也。⑷宋衷辑之《世本》注云胡姓始于黄帝臣胡曹,附会之说也。
《世本》,相传为战国时赵国史官所作,内容主要是记载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列国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居(都城)、作(制作)等。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世本原为十五篇。 世本,对于司马迁创立纪传体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是先秦时期尝试纪传体史书体例的先行者。 《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 唐代为避太宗李世民讳,改称“系本”、“代本”。该书在唐代已经残缺,到了宋代已经散佚,今有商务印书馆《世本八种》传世。
宋衷辑之《世本》http://www.yuanss.com/bbs/dispbbs.asp?boardid=27&Id=1083 “胡”:
胡曹作衣.又路史國名紀卷六.
胡曹作冕.注云.胡曹.黃帝臣.昭二十五年疏.
胡子國.歸姓.路史國名紀卷六.
參氏.董姓.陸終第二子參胡後.又
佗生僖王胡齊.齊生惠王
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參胡者韓是也.
宋忠曰.參胡國名.斯姓.無後.
獻公山弒胡公.
宋衷曰.其黨馬周繻人將胡公於貝水殺之.而山自立也.並世家索隱.
陳胡公滿.
胡、歸姓國.在汝南平輿.路史國名紀引世本云.胡子國.歸姓.夔出.
參氏.陸終子第二子參胡之後.
胡徙居新蔡.
胡曹作衣.廣韻. 御覽引世本.胡曹作冕.
胡子國、歸姓.路史國名紀卷六.史記陳世家索隱.
沈、姬姓.注.沈國在汝南平輿.胡亦在汝南.陳世家索隱.
參氏.董姓.陸終第二子參胡之後.又見姓氏書辯證.
胡曹作冕.昭二十四年疏.太平御覽.宋忠注云.胡曹.黃帝臣.藝文類聚.
胡曹作衣.路史國名記.廣韻.
蔡胡徙居新蔡.詩地理考.史記集解.宋忠云.故名其地為新蔡.王莽所謂新遷者也.水經注.
桉管蔡間王室.放蔡叔而遷之.其子胡能率德易行.周公舉之為卿士.以見於王.
史記正義引宋忠云.胡徙居新蔡.即世本本文.非宋注.
參氏.董姓.陸終弟二子參胡之後.氏族略.宋注云.參胡國斯姓.路史.
參氏.陸終弟三子參胡之後.
胡.歸姓.史記索隱.宋注.胡在汝南平輿.
路史國名記引世本云.胡子國.歸姓.夔出.一引胡在汝南平輿.為世本本文.非也.
又桉襄三十一年傳.立胡女敬歸之子子野.杜注.胡.歸姓國.惟會盟圖云.胡.姬姓國.在豫之郾城.疑非.
參胡者韓是也
參胡.國名.斯姓.無後.史記注
夷王生厲王胡
莊王生僖王胡
哀公時.紀侯譖之周夷王.王烹哀公而立其弟靜.是為胡公.靜.一作靖.
哀公同母少弟山怨胡公.攻殺胡公而自立.是為獻公.宋注.其黨周馬繻人.將胡公於貝水.殺之.而山自立.索隱.
宋仲子注.補此.又案楚語.沈諸梁曰.昔齊騶馬繻以胡公入於貝水.韋昭注.騶馬繻.齊大夫也.胡公.齊太公玄孫之子胡公靖也.虐馬繻.馬繻殺胡公.內之貝水.其說與世本宋仲子注均違異.又案獻公元年.盡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臨菑.
陳譜.陳胡公滿.史記索隱.宋忠曰.虞思之後.箕伯直柄中衰.殷湯封遂於陳.以為舜後是也.
詩陳風譜.滿.閼父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