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南山看谱 91浙江湖州(霅川)与胡氏文化、名人、支系
回帖:《土目胡氏志略》读后感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0555
网上查得有《土目胡氏志略》一书,台湾胡恺先生著述,其中有对华林胡氏早期世系的考据,不失为华林胡氏研究之重要资料。当即下单,今日收到,基本上就是全新。再上网看,库存0本,被我捷足先登,大喜。 学者的风范是不一般的。这篇乾道丁亥栝公序言,在很多书籍中都可以找到,但能如此详细加注释,收录于著作中,只有胡凯老先生做得最认真了。所以我花了一点时间,将其电子化后上传到胡氏宗亲网论坛,有喜欢者可以收藏此资料,以备需用。
我在《南山看谱28 胡安国支系是否属于华林胡氏 》曾经使用过上述材料,说明是从栝公1167年序以后安国公支就加入到华林系中去了(胡海大通考 P252)。但是现在从上面《土目胡氏史略》中所引用的栝公原序来看,仍然是“陈留支之祖瑜,生令仪,仪生绍,绍生弼,天圣中,授淮南转运使。”并没有涉及到胡安国支系的接入。可见,就栝公的原序也是有不同版本的。在有的版本中,“安国、寅,宁、宏、宪皆其裔”,这九个字是很明显是后人加进去的。详见: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5394&fpage=0&toread=1&page=4
引用:最早把胡安国系列入华林胡氏一族,是在宋孝宗乾道丁亥三年(1167)栝公重修大宗谱时,据说这是华林胡氏首次修谱。但据我所知,在宋徽宗政和壬辰二年(1112)勤公编修大宗图时并没有记载过胡安国为华林派。我认为这应该华林胡氏最早的修谱记载。而宋绍兴九年(1139)己末四月胡纺作《华林胡氏大宗碑序》 时对瑜公系的描述是:陈留支天圣中淮南转运使弼,乃瑜之子令仪,令仪生绍,绍生弼。胡安国1138年去世,过了29年,到1167年栝公重修大宗谱时,这一段描述增加了以下内容:陈留支之祖瑜,生令仪,令仪生绍,绍生弼。天圣中,授淮南转运使。安国、寅,宁、宏、宪皆其裔。后面九个字是加进去的,从此,胡安国系就被列入了华林胡氏。这与勤公编修大宗图(1112年)时把永康胡则(1039年去世)列为华林胡氏(王告)公支的作法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是胡则与胡安国都已成为当代名人时,因为他们姓胡,当时的宗谱编修者不由自主地将他们都列入了华林胡氏,并被以后所有的续谱者写入谱中,包括朱熹也说他们“考彼同一气”。
胡凯老人学识渊博、为文严谨,实在令我钦佩。举例来说,“江州支之祖(王告),其后有侍郎名则者,居婺女”,这个“婺女”曾经困惑我许久。“婺州”很好理解,就是现在的金华一带,古称“婺”,但“女”何意?浙江永康胡淑梯老人接我资料后也曾困惑说:“令彭迁婺女之永康,难道他是入赘永康了吗?”今天读胡凯老人的注释,方知“婺女”原来是星宿之说,就是“婺州”别无二意。胡凯老人著此书时已是耄耋之年,仍以一丝不苟的态度为后人研读族谱精心加注,留下宝贵的篇章,不禁令晚辈我肃然起敬。
南山 2010.11.29
原载: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
下一楼›:现代修谱观念的成功践行
----祝贺《芦江胡氏宗谱》(八修)圆满告竣

浙江宁波北仑 ..
‹上一楼:在胡氏宗亲网论坛上,我受胡植诚、胡光宇等宗亲的谱学专帖和江西萍乡、福建永定胡氏系列发帖热情 ..

查看全部回帖(122)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