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现代修谱观念的成功践行
----祝贺《芦江胡氏宗谱》(八修)圆满告竣
浙江宁波北仑区嘉翔宗兄寄来《芦江胡氏宗谱》(八修稿)主序,征得宗兄同意,已在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上发表。芦江胡氏八修宗谱活动,从2005启动至今已历六年,作为胡氏宗亲网站管理员和现代宗谱编修活动的关注者,这几年间我曾三次前往北仑实地调查了解该谱的编撰过程。目前就我的调查来看,芦江胡氏八修宗谱活动准备充分,态度严谨,本支族人广泛参与,大小宗支尽收其中。尤其是嘉翔宗兄数年如一日,带病领衔主修,用殚精竭虑、废寝忘食来形容亦不为过。前几年本族族人以重金回归本族宗谱,后又捐赠给当地档案馆保存的事迹,也曾通过我们网站在全国胡氏宗亲中传为佳话。嘉翔宗兄这篇主序情真意切,代表了本宗族人对其八修全过程进行了客观的总结,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族人现代修谱新观念的成功践行。
纵观民间所存世谱牒,由于年湮代远,族大支繁,宗派支系迁徙流转,族群聚居自我封闭,故而记载后世与先代之血脉联系时有“隔断”之现象。芦江胡氏宗谱所载,一世祖顗来自青州,宋时为四明录事参军,八世祖榘为南宋宝庆间任兵部尚书兼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因宋势日蹇,命三子用之公即九世祖烨中开芦江胡氏一脉。因胡榘公上下世系与史料记载有异,故前修谱者在七修谱中载入《谱源辩疑》一文供后人参阅。近年有学者提出文化和血缘两种不同意义上的认祖观点,即把无法确认的远古先祖以及族谱上记载的历史先贤名人,认作是文化意义上的先祖,表达了对这些先祖的敬仰,但并不一定表明从血缘关系上的绝对认同。由胡榘公上溯一世祖顗公,以及更早的青州源流世系,亦有待走访调查更多的浙东胡氏分支,探索各自族谱记载的共同之处。芦江胡氏宗谱八修新谱照录老谱的原本世系,添加新发现的浙东及江西世系对照表,信者注之,疑者存之,延续前人观点,留待后世解决的做法,亦不失为妥善对待之策。据专家学者研究表明,中国历史上的实谱存世,宋朝之前已属于凤毛麟角,较为可信的谱序记载,大都在明初国家安定之后。故此前家族源流世系记载多有传讹之憾,难以征信。所以有胡适先生的观点,各族来源应以始迁祖为断,修谱应重理清现居族人的血缘关系。本次八修谱,略远详近,重在理清贯珠公后六支派的血缘脉络,尤其是填补七修谱以来的空缺,使数十年分隔之同脉裔族,得以相聚于谱,芦江胡氏宗谱八修业已厥功甚伟。
现代修谱观念的推广和落实行动,体现在芦江胡氏八修谱的整个过程中。在商品经济日益深化的现状下,尤其是新一代宗亲长期游离于宗族环境的情况下,如何回归古朴的族情亲情,崇敬先祖,教化后人等等,本次修谱都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族中年轻的修谱负责人员如延令、胡磊等,我大多也有认识,深深为他们的敬祖爱族、投身修谱的精神所感动。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本宗族人克服了时间周期长、经济消耗大、分支资料少、断代沟通难等等困难因素,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在胡氏宗亲网上开辟专栏,收集整理资料,成功地联系到海内外宗亲,回归祖籍地,踊跃捐资献款。各位主持负责人以高度的历史责任心,齐心协力做好每一项工作,没有因为时间紧迫而降低编撰水准。为使该谱更臻完美,数次后延付梓时限,也是给更多的族人载入的机会。
浙江宁波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芦江胡氏宗谱》八修告竣,将提供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胡氏支派在新时代 开展、延续传统宗族活动的宝贵经验。你们的成功也将为其他正在准备做同样工作的胡氏族人树立先进的榜样。为此我愿向广大网上宗亲读者推介你们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让大家共同分享你们这一历史性的成果。祝愿我们网站与芦江胡氏宗亲在这次宗谱编修中建立起来的亲密感情,继续巩固发展,长盛不衰。
胡氏宗亲网站总版主 上海愚宗弟先远(南山)谨撰
2010.12.01
原载:胡氏宗亲网(http://www.hszq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