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http://www.hszqw.com.cn/replylist.php?pid=212&page=1
212"安徽省无为县白茆镇(原名白茆洲“白马洲”冒新村,解放后为白茆区江坝公社旭光大队)"曾祖父胡式贵不清楚大约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安徽省桐城县(解放后划归新成立的枞阳县)浮山鲍庄00散居于本省、本县各地;外省市的有:北京、广州、吉林省、西安等地;国外的有:美国、加拿大等。不清楚0不清楚仅知有:添、起、运、泰、如、式、可、师、德、期、宗、孔我是德字辈当年我的太祖母带领曾祖父一家逃荒至无为白茆洲,此地原是长江冲积洲,荒无人烟,相传李鸿章家人跑马占荒,其家人骑一匹白马绕着沙洲跑了一圈,圈内所月荒地皆为李家所有,故名“白马洲”。距此洲西边五里处李家盖有收租院,号“官棚”,李家后代一支迁居于此,我的外祖母家与其是邻居。何时更名为“白茆洲”?当地人皆不清楚。 我曾祖父一家初来此地时,家境赤贫,全家人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苦奋斗,不仅在当地站稳脚跟,而且步入小康。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胡家建成瓦房百余间,人称“胡家瓦屋”。“胡家瓦屋”还曾作为地名标志在解放初出版的安徽省地图上。 胡家在无为县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胡家瓦屋——1、光荣历史 2006-12-01 15:55:45 大中小 “胡家瓦屋”位于无为县白茆镇,是我们胡家自浮山迁居无为后历经数十年艰苦经营建成的,在抗日战争之前,我们胡家四世同堂,50多口人居住于兹。解放后,“胡家瓦屋”曾经作为地名,出现在建国初出版的安徽省地图上。 “胡家瓦屋”在无为革命史上曾起过很重要的作用,是历次革命活动的中心之一,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都曾在这里发生。 1990年4月5日,张恺帆同志(曾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二书记、省政协主席)在无为各界人民纪念胡竺冰(我的五叔祖)同志逝世50周年大会上说:“由于胡竺冰同志思想进步,深信马列主义,早年在家时言传身教,他的兄弟子侄亲友甚至雇工,在他的影响下大多先后投入革命行列,他的侄婿倪合台(我的大姑父)、夏子旭(我的二姑父)在土地革命时期,曾相继担任无为县委书记,后来均遭国民党和叛徒的杀害。他的侄儿胡珀光(原名胡师旺,我的大伯父,1927年入党,曾任县委委员,冒新洲党支部书记)积劳病故,胡斯林(原名胡师林,我的三伯父)在反顽战斗中英勇牺牲。现在的旭光小学就是为了纪念夏子旭、胡珀光命名的;忠台小学就是为了纪念张昌忠、倪合台命名的。他的二哥胡厚培(我的祖父,解放后曾任省文史馆馆员,合肥市逍遥津园林管理处副主任)一贯同情支持革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历任皖中、苏皖边区参议员,与竺冰同志是影响也是分不开的。所以,从1928年秋开始,他的胡家瓦屋便成了无为人民的革命摇篮,共产党活动中心。”如全县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均在“胡家瓦屋”诞生。1930年12月,中共无为县委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皖南第三游击纵队,建立了无为县苏维埃准备委员会,并领导了六洲暴动。 1937年11月,八路军南京办事处派李世农到无为,在这里建立了以李世农为书记,张恺帆、桂蓬为委员的中共皖江工委,从此,中断了十余年的桐城、舒城、庐江、巢县、无为等县的党组织相继恢复,为坚持敌后抗战奠定了基础。此后,“无为县抗敌后援会”和“青年抗敌协会”等由我党领导的抗日组织也在“胡家瓦屋”相继成立。“胡家瓦屋”此时成了无为人民抗日救亡活动的中心。南京、芜湖沦陷后,国民党军队纷纷溃退,一些散兵流落无为,我的五叔祖胡竺冰和吕惠生、张恺帆等决定收容这些散兵,将其组建成一支抗日武装,于是“无为县国民自卫总队”在“胡家瓦屋”成立。随后胡家又资助建立了无为县第一党支部领导的抗日武装——“无为县国民自卫分队”,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被整编命名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无为二分队”,成为活跃在无为的一支影响很大、战斗力很强的部队,我的父辈中有多人参与了这支队伍的创建,并由此走上的抗日的前线。由于这些部队都是在“胡家瓦屋”诞生,以“胡家瓦屋”为据点,并有胡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