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泄传派系,许多胡姓书中,未曾阐述,胡氏宗亲知晓无几。本人根据旧谱记载,并通过三年多的考证,现就泄传派系、泄传谱系、泄传谱序三个方面,作综合性概述。
一、泄传派概况
泄传公,为泄传派始祖(一世祖),生于公元前265年,始出大梁(河南开封详符县)。
满公二十二世玙公,为胡姓冠姓。满公二十七世泄传公,传派至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裔传七十七世。
泄传公传十三世殿游公,仕荆州太守;传十七世康宁公,仕殿中侍御史;传二十五世济乾公,勅赠光禄大夫;传二十六建猷公,授湖广襄阳县令,勅升浙西安抚使;传三十四世徵五公,仕山东济南太守;传三十五世辉灿公,勅赠员外郎;传三十六世乃琏公,授金陵太守;传三十七世步蟾公,勅赠奉议大夫;传三十八世霸公(虎爵),年十八登进士,初授兵部中书郎,后唐后晋时(公元924-946年间),委任吉州刺史;传四十世侃公,仕国子监博士;传四十五世收贤公,勅赠兵部尚书;传四十六世鑵公(铨公兄长),勅授奉政大夫,铨公(字邦衡、号澹菴、谥忠简)登宋进士第、初授樞密院编修、陞兵部侍郎、勅陞资政殿大学士,锁公(铨公之弟),勅授朝議大夫。
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泄传公传至四十六至四十七世时,后裔及仕官最为兴旺。后来,铨公裔孙名树(字钦榜、号正文),为了祖父忠勳即载宋史,于公元1189年乘纂修庐陵一修谱之机捐资请策,载于谱首。名树公是铨公的忠孝贤孙。但是名树之举,疑惑不解,自铨公第二世后,大量的泄传后裔传派失考和迁徙陕西、广东、湖南、福建、山东、江苏、浙江、云南、四川、山西等地。据目前所知,只有分布在赣南的南康、上犹、大余、崇义、信丰,赣中的万安和广东南雄的泄传后裔7000余人,参与泄传修谱。经予初考,仅赣南、吉安两地,泄传后裔达50000人以上。(详见本人撰霸公、铨公派系和世系考证报告)。
一个历史悠久的大派系,出现如此状况,难道不令人感到惊疑吗?
二、泄传谱简介
泄传谱,历史纂修有十三次,本次为十四修。泄传谱,最早创于西汉(公元前约三十年),由泄传公第七世平民志刚纂修;东汉时(约公元140年),由泄传公十三世殿游纂编二修;唐代时(公元799年),由泄传公三十四世徵五纂编三修;北宋时(公元999年),由泄传公四十世侃公续编四修;南宋时(公元1155年),由泄传公四十六世鑵、铨、锁,三兄弟纂编五修宗谱。
泄传谱,自泄传公而下,详细记载:生、卒、葬、配、生子、贯址、迁徏等情况;泄传谱编定了泄传四十四世以“学”、四十五世以“贤”两字取名和自铨公世(泄传四十六世)起原派行:绶、科、名、甲、第、振、朝、化、通、齐、并、仲、美、本、友、立、定、明、兴、万、世、隆、德、相、传等二十五辈字派及铨公世起至五世(即泄传四十六世至五十世),以“金”、“水”、“木”、“火”、“土”五行为取名偏傍。时至如今,泄传后裔[霸公(虎爵)后裔]、铨公后裔,嫡庶不紊,一目了然。
如此之早之详之实,而又出於民间之谱,实属是罕见谱、典范谱,谱之珍本也。
三、泄传谱序简介
泄传谱序,除一修、二修、六修、十二修,失序外,其他谱谍,均有序可见。最早谱序,公元799年三修时,由徵五公所撰;公元999年四修时,谱序由霸公(虎爵)第三世裔孙侃公撰《源始总论》,此序记载了泄传公传至三十八世[霸公(虎爵)]的家乘,源流世系,清清楚楚;公元1155年五修时,由铨公撰《世序来历》,记载了霸公(虎爵)三子:朦、腔、胜(泄传三十九世)和胜公之子仟公(泄传四十世),于咸平元年(公元998年),自南京徙居吉安泰和,及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侃公之孙威公(泄传四十二世),三十一岁时,携全家三子:长子俊卿(十四岁)、次子俊朝(九岁)、三子俊国(三岁)[泄传四十三世],自南京徙居吉安庐陵,肇基南薌(值夏镇芳洲村麻州)。铨公对侃公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所修谱牒作了充分肯定。
威公於公元1077年仙逝后,教授王世昌撰《威公墓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