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安徽萧县杨堡胡氏专帖----胡兴吉
回帖:胡兴吉:
南山、古戈宗亲:你们好!现把我近期去山西洪洞县祭祖,考查安徽萧县“杨堡胡氏'始迁祖源地的印象,宗述如下:1.据南山先生整理:杨堡胡氏“自山西永济蒲坂(一载洪洞县喜鹊窝)明正德年间迁入”经查洪洞县无喜鹊窝村。据“永济蒲坂"的音,洪洞县城北约3公里田地里,有'明永疑堡遗址”的碑。附近有永一堡和永一村但无姓胡的。该村小学一位老师介绍,"永济蒲坂"应是山西蒲剧的发源地。现在的运城永济市。2.据我族初谱第一页“其先世发源蒲坂'".3.重修谱序中有”我胡氏本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喜鹊窝人“。经查明朝山西迁民多数为官迁,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明政府在洪洞“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民国六年《洪洞县志》。我始祖应是从蒲坂走到洪洞县贾村广济寺门前,大槐树集中地移出。当离开贾村时依依惜别,不忍离去,走远了频回首看到的仅是大槐树上的鸟窝,当地人知道是'老鹳窝”,外地人凭个人印象似“喜鹊窝',"老鸹窝”。为此,大槐树和喜鹊窝为惜别家乡的标志,几百年传来传去,误传为村庄了。结论:杨堡胡氏发源山西省古“蒲坂”。(现永济市古称蒲坂,传为舜都。秦置蒲坂县。王莽时为蒲城。清置永济。今县西南蒲州老城)。共参攷。胡兴吉
xzhdw3030宗亲好!
安徽萧县杨堡胡氏“其先世发源蒲坂”“本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喜鹊窝人”,这样的记载,在安徽、山东等地家谱中颇为普遍。中国历代都有民众大规模迁徙的事件,明朝初年两大移民潮都是发生在长期战乱结束,民众生态需要平衡的历史背景下。绝大多数家族没有始迁地的详细记录,都是将“大槐树”“喜鹊窝”作为象征性的祖籍地标志,也可以说是精神家园的象征。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之前的江西宁化“石壁村”,之后的湖广“麻城孝感乡”,这也给后人寻根带来极大的困难性。所谓的“湖广黄州麻城孝感高街基洗脚河胡家村”这样详细的地址,而实际上完全是子虚乌有的。同样,如果说谁家住在“喜鹊窝村”,正如你考察的结果,那他也是这个移民家族的一成员,大家都是从那棵树下集合出发的。之前住在哪里,再没人能知道了。请参看“南山看谱之32洗脚河在哪里”一文。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5394&fpage=0&toread=1&page=5
我们这一支系溯源而上也只是到北宋之初,从江西宁化迁来福建长汀之前,无任何可以查明的资料,连先祖名讳都不知道,以胡氏“裔孙某”称之。还有一支胡氏家族,祖公为何人不知,只知道祖婆“黎八娘”,携二子二侄从宁化经长汀至广东。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人往往不忍心看到族史的断裂不完整,努力去探索其中断之处的奥秘,心情可以理解。朱熹为胡氏谱序云“谱者,谱其所可知,不谱其所未知。”“据宗支图,断自霸公为始,斯即其所可知者。”我的看法,将“大槐树”“喜鹊窝”作为祖籍地的家族,把从这时开始的家族史调查清楚,重点放在本支系的再次分迁史,族人族居分布调查,现代宗亲联谊上,也是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值得去做。
下面这篇文章与楼主发帖有关,转载如下,以免读者翻检之劳。
南山 2012.11.28
明朝迁民的原因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7371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大规模地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这自然要从元末的历史谈起。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的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仅至正元年(1341),山东、河北、湖广等地就发生了百余次人民反元起义,以后人民起义更加频繁,力量也越来越大,至正八年方国珍在台州起义,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颖州起义,号称
下一页 (1/3)
下一楼›:南山、古戈宗亲:现推荐安徽萧县《杨堡胡氏》一分支,宿州涌桥区曹村镇袁洼村胡
氏,十五世 ..

查看全部回帖(21)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