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先发《胡氏省元公宗谱》中字派,供感兴趣的同宗研究
回帖:]“益昌珮”绸厂史话

《绍兴县志》大事年表载:清光绪十九年(1893),齐贤(下方桥)“益昌佩”绸厂创建。
齐贤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丝绸之乡。相传在明朝中期,这一带就使用原始织机织造绫罗和绸带(面阔一寸,系清朝官员衣袍上用的绣边),至19世纪中叶,杭州、诸暨一带的先进织绸技术引入本地,丝绸业迅猛发展。19世纪末,仅下方桥就先后建立起了瑞云祥、泰昌、益昌珮等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绸厂。诸厂中以益昌珮绸厂规模最大且影响深远。
益昌珮绸厂的创建者是胡宽珮(1839—?)。胡氏世居东浦赏祊村,太平军占领绍兴期间,20多岁的胡宽珮由赏祊迁居齐贤上方桥村,娶栗埭(今立岱)全家溇全氏(1849—1930),生有7子:慈惠(早卒)、慈怀(1873—?)、慈绶(1875—?)、慈清(1880—1962)、慈奎(1883—1940)、慈雄(1888—1944)及慈成(1892—1946)。宽珮初开机坊兼营绸庄。渐臻规模后,于光绪十九年(1893)择址下方桥西街牛屎弄(今红绸弄)创建“益昌珮绸厂”,在住所上方桥益昌台门开设“益昌珮记绸庄”。民国元年(1912)后,由胡慈清(字兰田)任厂长,胡慈雄(字士雄)任襄理。牛屎弄工场称北厂,又在龙王桥南堍西首扩建工场,是为南厂,最盛时共有绸机112台,工人300多,资金40万银元。所产克利缎“风沙沾衣,掸之即净,北人尤宜”。大多销往新疆。旋赴上海四马路崇譲里(今址福州路420弄9号)开设绸庄,经理胡慈绶(字纯斋)、襄理胡慈奎(字福田)。胡慈怀总管绍兴、上海两地的生产与销售。下方桥丝绸业全盛期,成立了绸业公会(观成堂),胡士雄兼任会长。
抗日战争期间,丝绸生产陷入停顿,工厂停业。重光后,胡氏兄弟各出10石米作为启动资金,重开益昌珮绸厂,但规模不如以前,只恢复47台机子,厂长为慈成的次子胡德明(1916—1994),慈清次子胡涧南(1916—1997)协助经营。本地绸庄不再设立,由厂直接发货。复设上海绸庄,由慈成的长子胡仁康(1911—1962)任经理,慈奎长子胡仁杰(1906—1952)为襄理,一直经营至1951年底。
1952年10月,因劳资纠纷,绸厂进行生产自救,厂名改为益昌绸厂。1956年经历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组建为地方国营益昌绸厂。1958年与公私合营齐贤绸厂合并为地方国营绍兴绸厂。以后经过几次合并扩大,于1967年改名为地方国营红旗绸厂。
据《绍兴县志》载,1993年末,红旗绸厂占地面积19393平方米,建筑面积16068平方米,有丝织机250台及络丝机、整经机等一系列配套设备,职工近900人,产各种绸缎纱绉468万米。所产品种有织锦缎、八彩缎、花软缎、克利缎、慕本缎、古香缎、金霞缎、锦丽缎、越波缎、涤花缎、电力纺、富春纺、花光纺、花富纺、珠丽纺、西洛绸、涤丽绸、涤丽纱、乔其纱、留香绉等30余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出口至日本、欧洲、中东各国及港澳地区。该厂尤擅锦缎类熟织物,其中H1087慕本缎多次获省部级优质产品奖,1985年获国家银奖。
据胡宽珮曾孙胡伏生(1937年生)口述,现今不少地方史志所载的“益昌佩”均误,其准确的写法应是“益昌珮”,厂名中含绸厂创办人胡宽珮的“珮”字,并向笔者出示有“益昌珮记”的货箱两只为证。2004年夏,笔者意识到在建中的绍兴县博物馆之纺织馆需征集陈列品,经牵线,货箱已由胡伏生无偿捐献给绍兴县博物馆。

从这篇文章可知,胡宽珮为省元公第20世,属东派大分房,其子慈清、慈雄等按辈份字取名,其孙仁康、仁杰也是,但慈成的次子胡德明、慈清次子胡涧南未按辈份字取名有点怪。其曾孙胡伏生好象也是未按字辈取名,倒象是字伏生。
下一楼›:很好的资料!未按字派取名可能是理解有误。有人的确是以字为名的,字用久了就成了名。就像有的人 ..
‹上一楼:同意!

查看全部回帖(33)
«返回主帖